闽侯:近郊看“村”色 “乡”约到白沙
2020-09-23 08:53:58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闽侯白沙镇林柄村。(闽侯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悠悠闽江,昼夜东流,行至闽侯白沙,突然拐了一个大弯。经年累月,江水裹挟的石英砂沉淀下来,形成了千亩乳白沙滩,这便是“白沙”的由来。 沙滩、花海、古厝、驿道、温泉……在闽江水的滋养下,白沙孕育出丰富的旅游资源。立足特色资源禀赋,激发乡村旅游活力,闽侯县正大力推进白沙全域旅游,打造福州近郊集游、乐、赏、摘、购、养于一体的休闲游胜地。 生态为底 亲近自然 到白沙看村庄美景,第一站走进林柄村。 林柄村位于白沙镇西北部,是个林木葱郁的村落。美丽乡村建设让原本绿色的村庄变得更加整洁,村庄里的三座古厝颇值得一走。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林柄村出发向村庄尽头的山上走,云堡寨是最佳选择。幽谷、奇峰、危崖、怪石、瀑布、深潭、异洞……云堡寨集奇、特、雄、秀、绝于一体,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险。“很多植被都是原始状态,非常值得打卡。”村民热情推荐。 大目溪村的古榕树步道静谧、舒适,漫步其间,满目苍翠,水声潺潺。这里,古榕树最小的一百多岁,最大的三百多岁,它们庇荫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也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纳凉之所。2014年,大目溪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经过多年打磨,小山村如今生态宜居,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鼓励大家流转土地,种植沃柑、水蜜桃等水果,同时还在建设温泉康养、松竹岛亲子游等项目,欢迎大家来大目溪尝鲜。”大目溪村相关负责人说。 人文为底 感受历史 在白沙,不仅有大自然浑然天成的雕琢,还有岁月光阴镌刻的印记。 来到新坡村,永奋永襄厝气势恢宏,雕饰精美令人震撼。这是全省范围目前发现的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建筑之一,堪称“风水古厝,乡野奇葩”。据悉,新坡古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元年,比全国最大的单栋古民居宏琳厝还“年长”59岁。古厝布局由南至北一座比一座高,主人取步步高升之意,希望家族生活越来越好。“修缮工程基本结束,现在我们正在深入挖掘、提升古厝历史价值。”新坡村相关负责人说。 联坑村内,一座古桥安然卧于南山溪涧之上,这是远济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古时福州通往京都必经之路。远济桥存世过百年,既是一件深藏乡间的文物,也是研究闽中廊桥制造工艺的瑰宝。 沿江溯流,最后一站来到汤院村,循着北宋文学家曾巩的题咏,可泡一场畅快身心的温泉。汤院村以泡汤闻名,温泉开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如今村民们依旧延续着干完农活就泡汤的习惯。 发展为底 探索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白沙镇家居工艺品产业蓬勃发展,涌现了以闽兴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出口型工艺品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机器换工、引入新材料,不断推陈出新,行业从原来单一的竹编,拓展到竹、木、草、藤、铁等八大类近百万个品种,生产的工艺品以独特的东方神韵深受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发展全域旅游,这何尝不是一个特色? 2018年9月,闽侯海丝时尚居艺小镇在白沙镇东北侧动工,结合白沙工艺品传统技艺,围绕时尚家居产业集群和居艺文化体验旅游,将打造一个居艺产业特色明显、地方文化独特、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创宜居宜游小镇。项目建成后,预计泛家居产业年产值可突破50亿元,游客量每年达100万人次。 “小镇的建设是白沙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内容,项目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商业街有望年内建成开放,酒店也计划于明年建成,届时将有利于白沙夜色经济的发展,让游客不仅进得来,还能留下来。”白沙镇党委书记江克介绍,为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白沙镇已经在完善全域旅游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白沙镇也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配套。“现在路网建设正在同步进行,通过‘十里长廊’旅游交通线路的打造把景点串连成线、连线成面,方便游客出行游玩。”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