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正文

去年至今福州173个竣工项目复绿超219万平方米

2020-09-01 06:45:42 作者:孙漫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牛眠山上,三角梅向阳绽放,匝道间的山头满眼绿意;闽江上,连绵桥跨穿越,湿地如翡翠般点缀……这是行驶在北园互通立交和三江口大桥上的寻常景色。

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我市全力推动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依托国内首部专门针对建设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导则《福州市城乡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导则(试行)》,去年至今,全市173个竣工项目已完成山体植被修复面积2191241.85平方米,实现“一个项目一片景”。

多彩“画笔” 为山体添色

南台大道南段是城区首批重大治堵项目和“接二(环)连三(环)”重要项目,串起“南大门”的顺畅出行。作为南段工程起点,已建成的北园互通立交每日繁忙。

市城乡建总该项目负责人侯思远告诉记者,北园互通立交建设得开挖牛眠山体,面对约6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开挖量,他们做起生态保护与景观“加法”。

最体现心思的是坡面的精致景观。“以往道路、桥梁建设碰上山体,大多是边坡防护加简单覆绿。”侯思远说,针对山体含石量大的特点,在边坡防护框上,他们放置了生态袋,“柔软”的“温床”让草籽、花种更易扎根,成为山上的美景。

生态修复的“加法”从山体延续至桥下。南台大道东北侧,一座面积1200平方米的雨水花园与闽王纪念堂为邻。盖山中学附近空地也将以古榕树为圆心,打造全新的街头公园。据了解,整个北园互通立交的生态修复面积达5.5万平方米(含边坡岩面约1500平方米)。

多措并举 为湿地护绿

在沿江近海等项目建设上,同样能看到对周边生态全方位的保护修复。“为守好闽江生态和这片江中‘绿肺’,我们费了不少心思!”市城乡建总三江口大桥建设项目负责人张良说。

早在项目启动前,大桥建设对湿地的多样性影响、水土保持等细化方案就经过了林业、环保等方面相关专家的重重把关。方案进行了细致优化。比如,对全长1684米的主桥采用合理跨径,减少水中墩柱,以避开湿地主体,最大程度避免对生态的扰动。针对桥梁后期排水问题,通过一套集中排水系统,让污水直接从桥面汇至地面,让污水不直排入江。

导则先行 加强生态保护

“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指引下,由市建设局牵头,我市10个部门先行先试,联合发布了《福州市城乡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导则(试行)》,这也是国内首部专门针对建设开发项目的生态保护导则,可对城乡建设项目展开全过程监管。

导则要求,福州市行政区域内建筑、道路桥梁、河湖等城乡建设项目参建各方,需全面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保监督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有效保护。项目完工后,应立即恢复周边环境,做好园林绿化提升等。通过多个项目先行先试,导则还将根据我市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论证,以求起到更好的指导及监管效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工地生态修复有序开展,针对今年新梳理出的134个临山临水及工地红线涵盖山体存在生态环境破坏风险的建设项目,也都有了专项保护施工方案。今年上半年,18个竣工项目均完成周边环境修复,累计修复山体植被面积44563平方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