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新) > 专题推荐 > 2020 > “幸福·家园·梦想”-2020年第八届海青节 > 最新动态 > 正文

第八届海峡青年节集中活动今日启幕

2020-08-15 16:11:11 作者: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两岸青年参观滨海新城。记者 池远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谢星星

一湾海峡,阻挡不了两岸青年相聚的热切;一场疫情,阻挡不了两岸青年“回家”的期盼。

我在有福之州,你在宝岛台湾,今年第八届海峡青年节以“云”为媒,以榕城为主会场,以“幸福·家园·梦想”为主题,两岸青年在线上、线下再续情谊,凝聚年轻力量。

海青节自2013年首次开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探索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新路的平台。循着时间的轨迹,回顾过往,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精心打磨,造就了这一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的两岸青年交流往来综合性平台。海青节成长之路有何亮点?今日,记者带您一起解读四大“关键词”。


  第七届海峡青年节,两岸学子共读《朱子家训》。

交流——创新形式丰富内涵

从实习实践到就业创业,从文化艺术到数字网络,从社会公益到气象环保……海青节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在两岸青年间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

海青节已走过7个年头,累计吸引2万余名两岸青年参加,其中台湾青年近万人。是什么让海青节吸引力不断增强?每一届都坚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交流内涵是其中要义。

海峡青年(福州)峰会、两岸青年联欢晚会是历届海青节的保留节目,但每年都有突破。去年,峰会通过展示“台湾青年看大陆”街采纪录短片和邀请两岸青年代表发表主旨演讲等方式,反映台湾同胞在大陆发展的真情实感;两岸青年联欢晚会则打破常规,首次在户外举办,改变往年在室内“我演你看”的模式,打造全新室外舞美设计,增加了更多青年喜爱的表演内容。


  第二届海峡青年节之“两岸共圆中国梦”青年联欢会。

在其他系列活动中,“首次”“增设”也让海青节始终迸发活力——

第七届海青节首次举办汉式集体婚礼,30对两岸新人在福州喜娘“好呀好呀”的喝彩声中踏着汉乐鼓点登上汉婚舞台;

第六届海青节新设两岸青年生态与气候交流会,吸引了6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气象工作者与气象青年汇聚福州;

第五届海青节首次开展了两岸青年电竞交流活动,在虚拟的世界里为两岸电竞爱好者搭建起交流的平台;

……

今年,面对疫情的突然袭击,海青节因势而变,以“云”为媒,打造“云上峰会”“云直播”“云加油”“云游海峡”4项重点活动。

“云”上交流不断,线下精彩纷呈。本届海青节还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携手同心“战”疫、网红直播带货、人才交流、非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15项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持续打造两岸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的重要平台。

体验——刷新认知发现新“大陆”

七年,海青节在变,福州也在变。每一年,一批又一批台湾青年跨越海峡,福州成为他们发现大陆、感受大陆的重要窗口。

走进蓬勃发展的滨海新城,台青参访网龙网络公司、东湖数字小镇,体验最前沿的数字科技;

深入晋安、闽清、永泰的乡村,台青亲眼目睹新农村建设为村民留下的绿水青山,构建“向往的生活”;

游览三坊七巷、上下杭、马尾船政、昙石山文化遗址、闽都民俗园等福州历史文化地标,台青聆听历史的回响,探寻两岸文化的根脉;

体验传统茉莉花茶文化、感受油纸伞制作、夜游闽江,台青感受这座千年古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和碰撞;

……


  两岸青年共植绿。记者 池远 摄

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参访、游览、体验,台青刷新了对大陆的认知。去年,来榕参加海青节的台湾青年近1500名,其中“首来族”占一半以上。在活动中,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认识真实、客观的大陆,也看到了登陆发展的机遇。

台青张伯皓说:“福州比我想象中更加现代化,海青节的主场馆也科技感十足,让我们感到很震撼。”

台青刘保贤说:“没想到大陆的科技已经如此先进,电子支付的覆盖率极高,在这里生活十分方便,大陆的朋友们也都特别热情友好。”

台青彭崇睿说:“我第一次来到福州,被古厝的保护与开发深深震撼,福州把古迹转化为观光景点,有亮点、有成效,值得学习借鉴。”

红利——落实落细台胞台企同等待遇

发布优惠“大礼包”是每年海青节最值得期待的环节之一。2013年以来,福州发布的惠台利民举措逐年加码,以真金白银惠及台企,用真情实感温暖同胞。

第一届海青节发布《福州市关于吸引台湾青年人才来榕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涵盖住房保障、创业资金补助、人才聘任、档案创建等10个方面;

第三届海青节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的实施办法》,打造吸引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的新平台,鼓励支持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

  青春两岸音乐派对。记者 池远 摄

第六届海青节推出扩大榕台经贸合作、支持台湾同胞在榕实习就业创业、深化榕台文化交流、方便台胞在榕安居乐业等4个方面68条措施;

第七届海青节福州发布了《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就推进两岸应通尽通、落实落细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和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方面,推出门槛更低、普惠性更广、更贴民心的43条措施;

……

在一轮轮优惠举措发布中,同等待遇进一步落实落细,一批又一批在榕台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更便利的环境。

“福州68条惠台措施一推出,我就在朋友圈转发了!”台青蔡佩纭表示,这些措施不仅在就业创业方面干货满满,还照顾到台胞在福州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更加坚定了台胞在福州发展的信心。

台青郑惠心评价说,措施的含金量很高,对于台湾青年在福州就业创业所给予的各项资金补贴都非常明确。“我都在想象毕业后在福州工作生活的场景了。”

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相关负责人吴宇恩表示,这些措施贴合台湾青年的根本需要,让大家在福州生活更有归属感。

融合——推动台青来榕追梦筑梦圆梦

乡村振兴、古厝保护、建设“三个福州”……7年来,海青节一方面将福州市重点领域工作融入活动之中,燃起台青投身有福之州建设的激情;另一方面,通过出台诚意十足的惠及台胞台企举措让台青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福州建设发展。

台青曾芝颖就是融“陆”的典型代表。2017年,曾芝颖通过第六届海青节获得参与梅城印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的机会。3年来,她带领团队深入参与了项目一期和二期建设,并通过梅城印记在福州扎稳脚跟。以此为起点,她开始了对大陆广袤乡村的探索,用她擅长的“台湾经验”为各地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也是在海青节活动中,首次来榕的台湾青年郑雅瑄爱上了福州,决定跟随曾芝颖一起追梦。“原本只想来看一看,没想到大陆的世界这么大,我一定要留下来!”不仅自己融入福州,郑雅瑄还常常把在福州的见闻和经历分享给台湾的朋友,希望他们有机会也能勇敢走出台湾,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海青节为起点,许多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了追梦、筑梦、圆梦的舞台。2019年,福州新增来榕就业创业实习台湾青年2100多人,累计超过8000多人。今年,海青节还将发布面向台湾青年的实习、就业岗位,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