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州城区治水 月底全面转入运营管养

2020-06-05 08:32:01 作者:张旭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福州新闻网6月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旭/文 陈暖/摄)乌云就是预警,惊雷就是号令。昨日下午,随着5级响应启动,各内河水系包负责人紧急“疏散”各归其位,准备开排口疏积水。

在下雨前的1个多小时,市城乡建设局、市城乡建总、城区各内河水系包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在水上公园参加了水系运营管养观摩会。记者在现场获悉,本月底,城区水系治理项目102条主干河道将全面转入运营管养和验收。

提升改造后的水上公园,与蓝天白云相映衬。

水上公园设置了水质监测站。

晋东水系“明珠”进入运营管养

远洋路旁边的水上公园,2003年建成开放,一直是周边居民游玩的好去处。此次,这里结合内河治理,进行了升级改造。

“水上公园是晋东水系串珠公园中面积最大、设计最优、功能最全的一颗‘明珠’,目前已进入管养阶段。”市城乡建总现场负责人说。

记者由南门入园,一座仿唐代风格的新修门楼映入眼帘。“唐代建筑风格一般比较整齐稳重,透露出恢弘气势。”该负责人介绍,整个公园虽不能完全复制盛唐时的建筑风格,但在门楼、湖心亭、亲水长廊等设计上,尽量融入盛唐气息。

步入公园,满目翠绿。湖水旁边运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资源的利用。改造完成后,公园占地约2.3万平方米,湖体面积约2万平方米,公园蓄水能力和渗透能力很强,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海绵”。

公园内建有5个小广场和两处湖心亭,供市民休憩、活动。目前,提升改造后的水上公园全部区域已对市民开放。

实行24小时巡查晴天截污雨天防涝

“选择在晋东水系举行观摩会,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19条内河基本实现了远程控制,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效的方式进行运营。”市城乡建设局现场负责人说,内河治理接近尾声,在107条主干内河中,除了三江口片区5条内河外,城区102条主干内河将在本月底全面转入运营管养和验收。

城区水系治理项目进入管养阶段后,需要做什么?晋东水系给出了“参考答案”,其中企业河长正式“上岗”意义重大。

清控人居(福州)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晋东水系19条内河已进入运营管养阶段,而且都已实行“双河长制”,分别是政府河长和企业河长,企业河长主要负责河道日常管养工作。

“保洁管养和河道日常巡查是‘常规题’,所有河道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该负责人说,河道巡查分为早晚班,每班配备技术员和机电人员对河道进行全面巡查。白天主要巡查水质水位、河面两岸及构筑物垃圾情况、设备运行状态、设施有无盗窃破坏、排口有无溢流等,夜间主要巡查设备运行状态、设备设施安全、沿河破坏水环境事件等。

为了保证内河景观和防洪排涝需求,水位调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非汛期时,晋东水系根据光明港、晋安河、凤坂河的涨退潮规律和沿河排口、河底标高情况,通过补水设施、闸坝设施统筹控制各条河道的日常水位。汛期时,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管控闸坝、补水泵站。

在河道截污设施运营方面,就是日常通过沿河新建的截污管网及调蓄池系统,将污水截流至市政管网;雨季时,根据井内液位和河道液位情况,及时打开排口。这样一来,做到“晴天截流污水,雨天防止内涝”。

□相关链接

福州治水攻坚战

福州市委、市政府打响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后,治涝治黑臭同步展开,全面提升全流域水体环境。

面对107条主干河道和49条支流,福州展开“一盘棋”治理。随着涉水短板逐步补齐,内河基本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2018年获得“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殊荣。

在制度创新方面,我市不仅实施联排联调智慧管理模式,还实施“双河长制”。参照大江大河“河长制”做法,我市在全面落实市、区、街(镇)、村四级“河长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企业河长”,每天至少巡河一次,发现各类垃圾,半小时内清理。

福州市还专门成立一支60人的专业“护河团”——城区水系巡查队。他们徒步巡河,盯紧垃圾和污水,每半月可实现城区内河巡查全覆盖。

此外,我市持续建设特色滨河串珠公园,串起城市绿色通道、生态走廊和人文空间。目前,已累计在市民家门口建成滨河串珠公园270个、滨河绿道500.8公里。百姓家门口的黑臭河道变成景观河,获得百姓点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