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专家支招:上好心理健康复学第一课

2020-05-12 07:01:18 作者:朱榕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福州新闻网5月12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朱榕)5月11日起,福州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小学六年级等各年级将分批分段、全面复学。刚刚度过疫情的特殊洗礼,又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如今又面临着复课后生活转变和课业压力,中小学生容易出现心态波动、迷茫失落、抗拒上学、乃至厌学等复课“综合征”。如何上好心理健康复学“第一课”,记者采访了一位心理专家和一位德育名师,两位一线青少年工作者和记者“面对面”,为家长支招,帮助一些学子度过复课前后的心理调适期。

学业压力和家庭环境易激化“少年维特的烦恼”

“陆续复工复课,一些学生在疫情期间积累的矛盾、压力进入了一个释放阶段,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和疏解。”心理专家、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站长王心红表示,根据复课前做的调查问卷显示,压力最多的来自学业,73%的孩子担心疫情影响学业,还有担心被传染、担心家人经济收入、和家人产生矛盾等。

王心红表示,这些压力是综合性的,一是家庭亲子关系不够融洽,长期居家激化了原本存在的亲子矛盾,不良情绪传导给孩子。其次是孩子长期居家学习,生活作息相对自由甚至懒散,很难快速走出“舒适圈”,放大了眼前的困难。还有一些孩子居家期间对电脑、网络、手机形成依赖。

家长:放松心态 鼓励关爱为主

“家庭是孩子的心灵港湾。调查显示,学生大部分心理压力和心理支持均来自家庭。”王心红认为,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在面对矛盾争吵时,更有包容度和弹性。

王心红表示,随着复工复产,家长面临着工作、经济和社会竞争的压力,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学业,大部分家长都会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但作为成年人应该了解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学会自我反省和控制情绪,当和孩子出现冲突、争吵时,要及时喊停,先退一步,不要让冲突升级,“静观其变”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王心红建议家长学会沟通技巧,多鼓励,少指责,适当降低对孩子的高期望,“同样说孩子学业,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有不同的效果。”王心红说,家长要学会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优点,再鼓励孩子在学业上争取突破。若家长以斥责为主,和其他同学比较,很容易让孩子丧失对学业的自信。而对于网络、手机成瘾的孩子,家长要学会“温柔而坚定”地进行干预,注意方式方法,但必须坚持底线。

学校:做好家校衔接 循序渐进

德育名师、特级教师、福州格致中学党委书记周雪英表示,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疫情期间,学校通过分发《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学校网络课堂、省级心理名师线上心理讲座等方式教会家长亲子沟通技巧,指导学生调整作息、规划学习,理解尊重家长,做好亲子之间的“润滑剂”。复课后,学校提前准备,德育老师点对点线上家访进行细致、个性化的指导。

周雪英表示,因为抗疫持续时间很长了,作为老师,帮助学生适应“从居家生活到学校生活转变”特别关键。学校要相应调整教学计划,注意循序渐进,通过各级心理名师、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德育干部等,做好学生心理和德育工作,以感恩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韧性和抗压性。

“品德比分数重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尤其希望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学业,不要责备求全,要相信老师、相信孩子,在特殊时期一定要允许学生有犯错的机会,有充分适应从居家到返校的过程。”周雪英表示。

出现心理压力可寻求这些帮助

王心红表示,在家校之外,学生也要主动调整生物钟,配合学校计划逐步进入状态,出现心理波动,及时与老师、同学、家长主动沟通。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县)两级都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月1日,福州市教育系统联合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闽江学院、全市9个省级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并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同步公开联系方式。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设置了电话、网络等4条热线,包括一条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591-87623297),学生和家长如果遇到心理压力和问题,可以及时通过上述方式求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