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刘琴琴:千针万线绣出爱
2020-04-25 10:46:55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刘琴琴展示红裙。 红裙是一辈子的乡愁 刘琴琴说,现在还有几十单订单,不仅有梅花本地的,还有其他乡镇的。台湾也有穿红裙的习俗,所以台胞订购的红裙也不少。 当地人告诉记者,梅花镇最早家家绣红裙,女儿的红裙都由母亲来绣。相传明万历年间,琉球绣工蔡红享(民间称蔡姑婆)因刺绣技艺高超、上供刺绣龙袍,受到万历皇帝召见。舟到梅花,遇风登岸,得到当地人盛情款待,蔡红享就把刺绣技艺传授给了梅花乡亲。 自古以来,梅花乡民以捕鱼为生,通常是男人外出捕鱼,女人在家操持家务,闲暇时做些刺绣贴补家用,因此刺绣技艺总是由家中妇人继承。 一条陪嫁的红裙,会伴随女子一生。无论她们嫁到哪里,红裙是一生的记忆和乡愁。 记者问起这门手艺的接班人时,刘琴琴说,一条红裙卖1600元,却要绣10天,只是赚个工钱。每天要绣10个小时,劳累枯燥,没几个人想做。儿媳妇跟她学了几年,现在绣得也不错。 采访结束,记者路过梅东街,发现还有一两处挂起了刺绣红裙的招牌。 |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