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名医王东曦:“心中要有太阳”
2020-01-09 09:45:13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省立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送来蛋糕鲜花,并与王老合影。 从医一甲子创立耳鼻咽喉科 王老出生于医学世家,父母均是留日归国医生。受父母熏陶,他从小立志学医,“救死扶伤,矢志不渝”。从医60余年,王老将一生贡献给了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并在耳鼻咽喉医疗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1947年,战火纷飞的年代,27岁的王东曦和妻子一起创立了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当时物资匮乏、医疗条件落后,时常还要躲避飞机、大炮的袭击,他白手起家,仅靠一条额镜、几把器械等,艰难而又坚决地开展诊疗工作。 那时,国内没有耳鼻咽喉科的专科教材,王东曦找到一本日本的专科教材,并不懂日文的他,只能对照图片,努力去思考、揣摩意思。 “人家读书是看图识字,我是看图识意。”王老回忆说。慢慢地,他掌握了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专科检查和操作方法,并逐步开展了局部麻醉下的扁桃体摘除术、鼻息肉切除术等。 20世纪50年代末,王老的科室在国内较早、在全省领先开展了硬式支气管镜和食管镜检查和异物取出术;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省最早开展了支撑喉镜手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省内开展了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及治疗…… 那时候有些人认为,手术越“大”越显高明,但不恰当的“大”往往也使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加大。而王老及其团队提出了“化大刀为小刀,化小刀为无刀”,打破常规手术方式,让喉癌患者术后能说话,中耳病患者术后有听力,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超前理念”。 从医一甲子,王老培养了大量专科人才,抢救了不少疑难危重症病人。“父亲对病人从不分高低贵贱,官民一视同仁。”王苏娜说,小时候她觉得父亲人缘很好,出门时似乎满街都是熟人,后来才知道那些大多数是他救治过的病人。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