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市城乡建设局推进城区环境提升 “海绵”试点开花结果

2019-10-22 08:40:29 孙漫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仁青卓玛   我来说两句

  海绵改造后的潭园小学绿色更多了,校园也更美了。(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从逢雨必涝的“洼地”,升级为平坦的透水路面;从杂乱无章的空地,变为绿意满满的小区新景……在鹤林及三江口片区50多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内,以今年底为节点,40多个源头减排改造项目快马加鞭,越来越多的“海绵”元素让城区环境实现综合提升。

结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城乡建设局始终把综合功能是否提升、居住环境是否改善、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在市民最关注的老旧小区、学校等海绵改造中,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探索不断结出硕果。

居民参与

全程监督保品质

“40多个改造项目中,老旧小区占一半以上。”市城乡建设局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处长卓伟告诉记者,为让更多市民受益,在项目选定之初,来自一线的声音就被特别关注。

按“问题导向、需求整合、综合提升、过程指导、居民评价”原则,市城乡建设局优先选取群众对环境整治综合提升需求迫切的老旧小区开展海绵化提升改造,建成10年至20年且未列入近期旧屋区改造计划的小区率先列为改造对象。“考虑到海绵改造涉及专业多、技术要求细、品质要求高,我们筛选了4家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还招标引入4家优质施工单位,从源头上力保质量。”卓伟说。

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的身影,在方案设计、优化环节就有出现。在技术人员现场踏勘的同时,精心编制的调查问卷也发放给小区居民。“改造方案会在小区公示征求意见,现场施工时,还会根据居民的合理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让居民满意。”卓伟告诉记者。

晋安区岳峰镇新华社区东坡丽园小区的绿地小品施工时,最初选的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四坡凉亭,方案征求意见时大家挺支持,可进场实施时,部分居民却觉得亭子的尖顶遮挡视线,应该改进。市城乡建设局第一时间召集晋安区建设局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与居民代表座谈,了解居民诉求。最终,综合各方意见,凉亭被改为弧形玻璃顶,在确保休闲功能的同时,也更通透亮眼。

功能提升

“全域”改造惠民生

位于鹤林片区西南部的瑞城花园是个建成18年的老旧小区,存在路面积水、管网破损、停车无序等问题。经过海绵改造,添置了雨水花园、彩色透水路面、道路照明、健身休闲设施等,现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区”。

不同于单纯的“海绵”植入,我市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实行“一地一策”,与区域水体的水质提升相结合,力求体现改造的综合效应。“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是1个基本目标,我们还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小区的特点,集中实施雨污分流、绿化提升、路面修复、照明修复、休闲配套完善等‘X’项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提升居住环境。”卓伟说,这“X”的具体内容,也是在充分调研、征求居民意见后确定的。

添绿环保

“颜值”功能齐提升

作为海绵改造的又一“主角”,在学校项目的实施中,市城乡建设局力求让“颜值”和功能性实现双提升。

潭园小学改造前,运动休闲区域有限,低洼地常积水,校园景观也较为单一。改造时,植草沟、下沉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化、透水地面、雨水回用等“添绿”举措被全方位运用。现在,植物茂盛的雨水花园和色彩斑斓的屋顶花园已成为学校一景。

“原先学校建筑偏‘硬’,有很多不透水的表面,我们通过渗、滞、蓄等手段,让雨水的‘脚步’慢下来,还能充分发挥土壤、植物和微生物对初期雨水杂质的净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给夏天的校园‘降温’。”卓伟说。

学校操场的绿地下还有个“秘密基地”——硅砂雨水收集系统。它能把地面汇集的雨水集中储存,然后通过喷灌系统浇灌校园内的大部分花草树木。

环保是学校项目改造时的重中之重。据了解,球场上新铺设的透水塑胶地面采用了无毒、无味、不变色、耐久性强的材料,孩子们可以尽情奔跑。

“绿色更多了,校园更美了,我们很满意。”潭园小学的学生家长刘磊晶说,校门口的三字经铺装、教学楼旁的二十四孝雕塑,也增加了校园文化韵味。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多个海绵改造项目完工,得益于合理措施和优良质量,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与日俱增。“下一阶段,我们会通过试点工作总结,把好做法以规范、导则等方式加以推广,让海绵改造惠及更多百姓。”市城乡建设局主要领导表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