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出台38条改革创新措施 福州自贸片区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10-10 15:45:14 颜澜萍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仁青卓玛   我来说两句

福州新闻网10月9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颜澜萍/文 叶义斌/摄)日前,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改革创新措施》,从国际投资模式、国际贸易监管制度、金融税务创新、风险监管机制、两岸融合发展、构建产业体系、争取更大改革自主权等7个方面提出38条改革创新措施,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将进一步推动自贸区福州片区高质量发展。

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投资管理模式。推进福州片区行政许可网上审批系统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开展政务服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实行外籍人才聘雇单位信誉等级评定,信誉等级高的企业列入白名单,开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快速通道,通过容缺制、备案制和立等可取制等措施便利境外人才来区投资创业。构建“海丝”境内外双向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

探索建立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监管制度。对进境集装箱空箱采取超声波检测“全天候”快速通关模式,对口岸供船食品实施“简化报备+优化监管”模式。依托港区信息化系统,将进口海运集拼集装箱的分拨提箱申请由人工纸质审批调整为系统自动审批,实现海运分拨进口集装箱提箱审批无纸化,提高口岸物流流转效率。增开“丝路海运”集装箱班轮,制定“丝路海运”服务标准,打造“丝路海运”的开放共享合作平台。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税务创新体系。继续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体制改革等跨境金融业务先行先试。创新推出与国际接轨的自贸试验区税收服务举措。推动区块链金融创新发展,支持自贸区福州片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区块链技术与金融服务开展试点业务,深化供应链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构建与开放型经济更加适应的风险监管机制。进一步夯实和推进全国首个“双随机、一公开”地方标准监管工作,在自贸区福州片区内创新开展联合奖惩。建设全省首个自贸区企业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对自贸区企业实施“全生命周期”信息监测,守住市场安全底线。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非接触”执法取证手段执法,减少过多进企进厂可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大幅减少行政执法成本。探索建立适合自贸区类金融企业发展特点的监管体系,以现场巡查、非现场报表系统集成分析、首创开展类金融企业评级和僵尸企业有序退出等方式,做好类金融企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探索两岸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继续推进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技能资格,对台湾地区工程序列专业技术人才来榕工作的,直接确认相应职称。以“创业+”孵化加速空间为基础探索成立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对台离岸创业窗口,以企业服务集成模式集成台胞来榕创业前所需的全部服务,打造一趟不用跑的离岸虚拟注册模式。支持台湾地区居民或企业以专利、专有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来榕投资。在自贸试验区内对台商独资或控股开发的建设项目,借鉴台湾地区的规划及工程管理体制,尽快出台“一区两标”配套管理办法。稳步有序推进“两马”经贸交流,在马祖建设海外仓,推动“两马”跨境电商产业、冷链物流等产业合作。

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数据共享(国家级)联合实验室,推动福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数字通关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实现深度互联互通。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快建设“一二三三国际供应链管理平台”,推动区域跨境贸易产业链整合。建设物联网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新产业发展。探索搭建江阴港化工油品集散交易平台和保税燃料加注基地。依托江阴口岸大进大出优势,做大棉花和国产车分拨中心。

争取更大改革自主权。抓住国务院将新增第四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契机,争取尽快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争取尽快获批原油进口资质及配额,开展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试点业务。争取获批二手汽车出口试点,推动整车进出口双向物流发展。争取由省级部门出台针对注册在自贸试验区内基金行业的优惠政策。争取12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授权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审批。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