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州发布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情况 恶性肿瘤居死因首位

2019-08-27 15:49:03 林志源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福州发布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情况 恶性肿瘤居死因首位

福州新闻网8月27日讯(记者 林志源)27日,福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福州市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关情况。福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涵,疾控处处长林茂发出席发布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介绍到,目前福州市市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重医轻防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2015-2018年我市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2015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37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88.47/10万,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7.97/10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23%,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持续保持增长趋势,2018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9.02岁,前10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占总死亡数的90.03%,慢性病占总死亡数的83.40%。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52.84/10万,居首位死因,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和食管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将慢性病防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借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实施综合防治策略,积极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着力推动癌症早诊早治和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儿童口腔疾病等综合干预,切实加强全人群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等工作,逐步形成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所有县(市)区均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在会上,福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涵介绍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及成效。记者了解到,2018年福州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健康福州2030”行动规划》和《福州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我市“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已形成。中央、省、市财政每年至少安排防控经费800万元投入慢性病防控,“十三五”以来已累计投入2400万余元。

同时,成立市级慢性病防治中心和儿童牙病防治中心;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三位一体”慢性病防控网络我市慢性病监测已形成了以死因监测、肿瘤发病登记、慢性病与菅养监测、慢阻肺监测、儿童与乳母菅养健康监测为主的慢性病监测体系。全市12个县(市)区均开展死因网络报告和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报告,覆盖全市700多万人口已建立省级以上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点1个,肿瘤随访登记点2个,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点4个,慢阻肺监测点1个。

目前我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区(鼓楼),4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鼓楼、马尾、长乐和连江),今年还有1个国家级(长乐)和2个省级(福清和闽侯)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建设中。与此同时,福州已实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县(市)区全覆盖,建成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300多个。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促成健康意识向健康行为的转变。

此外,福州还持续推进重大慢性病防控工作,实施早诊早治,促进慢性病早发现,对重点癌症高发区和农村妇女“两癌”开展癌症的早诊早治工作;开展个性化干预,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一康复一长期护理”服务链;不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人群覆盖范围。截止2018年底,全市已建档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达到42.63万人和15.17万人。

据悉,福州正建全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人群为基础,慢性病病人为中心的“医院区”一体化的慢性病规范化治疗与管理服务模式,有效地推进我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