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5G已至福州 无人驾驶还会远吗?

2019-08-12 11:21: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我来说两句
12dc4233577056507fb897758f3f6419

东南网8月12日讯(本网记者 唐伟平)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颁发5G牌照,福州就在首批5G试点城市名单当中。5G的落地将催生最大的应用---“万物互联”,在此背景下,拥有或搭乘一辆5G和AI深度融合的新一代无人驾驶汽车不再是梦想。

5G+AI,无人驾驶的“顶级配置”

2018年9月2日,中智行第一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路测阶段,现今已多次开放了媒体试乘体验。插入试驾视频

在南京红枫科技园社会开放道路上,记者亲自体验到了搭载了中智行智能驾驶系统的红旗H7无人驾驶汽车。

车辆点火之后无需人为干预,在10分钟左右的行车过程中,坐在主驾驶的安全员全程没有任何干预。设定路线之后,车辆以60公里的时速行驶,遇到前方有电动车,这辆无人驾驶汽车提前进行了减速,靠近时微打方向盘避让,需要拐弯掉头的地方都能提前减速并道以及打转向灯。另外,车辆在连续绕桩躲避障碍物环节表现也很优秀,如同一个驾驶多年的“老司机”,又快又稳!

中智行红旗H7测试车 中智行公司供图

与普通车辆相比,这辆改装后的红旗H7在车顶上多了一套“装备”,车辆能够实现无人驾驶全靠它。

中智行公司供图

这套设备搭载了四个圆形激光雷达、四个摄像头、卫星导航接收机,惯导以及一个毫米波雷达。据中智行的技术人员介绍,中智行的无人驾驶车辆从识别障碍物到制动操作仅需0.2秒,而常人需要花费1.2秒的时间才会进行制动操作。目前中智行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开放道路的最高限速为60km/h,在高速路段的最高限速为120km/h。红绿灯的识别准确度达到了99%以上。

中智行公司供图

5G的到来让车联网技术更加成熟,而中智行更是在此基础上从底层技术将5G和AI深度融合,让车辆本身的感知和运算系统更加强大。在前方有遮挡,或者极端天气条件下,实现超出视力范围的感知以及与它车进行感知共享,对于道路的全局更可把握。不仅大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路径规划能力、车辆控制能力、行驶效率和乘坐舒适度。

无人驾驶 安全与便捷的未来图景

根据国际公认的分级制度,自动驾驶分为Level 0到Level 5六个等级。Level 0就是人工驾驶,Level1 到Level 3,被称为辅助驾驶,目前市面上的高端车型有的已经具备该功能。但是,只有Level 4到Level 5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也就是说完全不需要人为干预,车辆即可实现全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安全与便捷,都是前所未有的。 

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中智行公司供图

无人驾驶对比人类驾驶,其优势在于不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也不会出现酗酒、超速或是开斗气车等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因素,从而大幅度提升出行安全性。

不久的将来,乘坐没有方向盘、踏板,甚至无需后视镜,内部如同客厅或办公室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可能,移动共享空间将变成现实。

中国式无人驾驶 颠覆你的出行方式

中智行公司供图

当前,大多数智能驾驶单纯依靠人工智能,然而中国的5G技术遥遥领先,发展5GAI,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中智行成为全球首个采用从底层技术上深刻融合5G和AI新一代无人驾驶技术路线的公司。有了5G的加持,无人驾驶就能实现了车与路、人与车等万物互联,就如同给车安上了一副全天候、全场景360度的“透视眼”,从而大大提升无人驾驶车辆出行的安全性。

在一辆无人驾驶的轿车中工作学习;随心所欲的点播电影;或是小憩一阵已经指日可待。中智行5GAI新一代无人驾驶技术可在2021实现商用和落地,并将于2022年将率先在共享出行上先做推广,从而真正实现新一代无人驾驶在中国的落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