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台江:保护古建筑风貌个性 弘扬老城区商贾文化

2019-07-22 09:03:27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6月8日,《人民日报》重刊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为《福州古厝》所作的序,序言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台江:保护古建筑风貌个性 弘扬老城区商贾文化

  工人在修复隆平路一处老房子

修缮老建筑 重述老故事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南公园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在台江,这一处处历史建筑,就像这座城市的DNA,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记忆。据统计,台江目前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143处、历史建筑70处,另有各地会馆二三十处。

文物保护工作内涵丰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如何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这些文化“家底”,成为摆在台江区面前的重要课题。

走进重新开放的上下杭,古朴的青石板路、保留完好的老宅楼阁,似乎在诉说着台江区对历史文物保护和传承的生动实践。

作为“闽商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上下杭汇集了生顺茶栈、采峰别墅、永德会馆、咸康药店、星安桥、三通桥等多个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

岁月沉浮,见证了闽商文化历史变迁的上下杭,从商贸繁华地变成了成片旧屋区,曾经清澈的三捷河也淤泥堆积。

上下杭街区保护性整治启动之初,便遵循着“修旧如旧”和“小规模、微循环”的原则,有计划、分阶段进行,避免了大拆大建。台江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修缮过程中,除了维持原有街区的格局与尺度之外,最大限度地保留旧有建筑及历史信息,对古民居、古会馆、古戏台进行修缮,对内部功能进行改造并重新利用。

针对难以就地保存的文化史迹、人文记忆,台江区及时以实物、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予以保存,为市民留下乡愁记忆。

而在旧改、水系治理过程中注重同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台江区的另一经验。“在推进南公园片区房屋征收工作中,全面启动南公园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持续推进重点文化古迹的修缮和更新。”上述负责人介绍,争取到明年,南公园历史建筑群基本建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雏形初现。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