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林(左)和同伴一起整理采摘下来的荔枝,准备装箱。 福州日报记者 谢星星 文/摄 从福州主城区上三环,往西出城,在荆溪下三环,直上江滨路,路旁葱郁的荔枝园成为7月的一道风景。只见棵棵荔枝树仿佛一把把绿伞,撑起茂密的枝叶,连绵铺展开来,一簇簇鲜红的荔枝则如繁星点缀枝头,让人移不开眼。 这是闽侯荆溪镇港头村村民叶林和老伙计们守护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叶林1968年出生,从小在荔枝树下长大。“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每一棵树至少有百年以上树龄。”20日上午,记者在港头村见到叶林时,他正和老伙计们忙着采摘、分装、送货。 这些百年荔枝树产的荔枝品种是“元红”,个个果大、皮薄、肉厚、核小,味道清甜,口感一流。港头荔枝久负盛名,是业内的“网红”荔枝,尽管价格比普通荔枝贵了几倍,仍供不应求。7月上市以来,叶林接到的客户预订电话就没停过,每天的采摘量都不够卖。20日记者采访时,一位忠实的港头荔枝迷专程从厦门赶来采购,“吃了十几年了,这个味实在是忘不了”。 别看港头荔枝如今很红,几十年前,这片荔枝林一度十年不结果,甚至有许多树木走向“末路”。“小时候,这里的荔枝树还有2000多棵,那时江滨路还没修,闽江水位高时,白白的细沙冲到荔枝林上,白沙、绿树、红果,那景色太美了。”年过五十的叶林抬头望了望荔枝树,露出了笑容。他告诉记者,这片荔枝园在上世纪80年代由生产队管理,后来分产到户,他们家分到了30多棵,由于长期无人管理等原因,荔枝树常年不结果,濒临死亡。 “不能让荔枝树就这样没了。”1992年,24岁的叶林抱着要让荔枝重新红起来的信念,走出了守护荔枝园的第一步。他四处打听管理、培育荔枝树的经验,经朋友介绍,独身前往漳州苦学了1年时间。漳州种植的荔枝品种与港头不同,叶林又结合实际,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办法。 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百年荔枝树在恢复期的第一年,每棵树都结出了15公斤荔枝。很快,第二年产量涨到了50多公斤,第三年250多公斤…… 就这样,荔枝树迎来了“新生”。“大家看我管得不错,都想让我一起管。”1999年左右,叶林成为港头最早承包荔枝树的人。从那年起,他成了300多棵百年荔枝树的养护人。如今,叶林管理的荔枝树每棵的平均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最多的一棵达到675公斤。 和叶林一样,还有很多村民想要守护荔枝园,守住这片甜甜的乡愁。这些村民几乎都是叶林的老伙计,他们擅长剪枝、采摘、施肥,各个都是一把好手。 在荔枝园,巨大的树冠遮挡了大部分阳光,斑驳的光影在地上跳跃。牵动光影的手来自采摘工老洪,他稳稳地站在两把木梯拼接而成的长梯上,一伸手便是一串红荔枝。老洪今年也50多岁了,登高采摘说不累是骗人的。但在他心里,能为这些陪自己长大的荔枝树做点事,让它们开花、结果,长长久久活下去,是件开心的事。 在叶林的团队里,像老洪这样的采摘、剪枝、施肥工共有十几名。“大家都不缺钱,没人想赚这点工费,都是对古树有感情。”叶林告诉记者,伙计们年纪都在五六十岁,很多都是瞒着家里人来,“有一次老洪女儿心有怀疑,还冲到果林来找我‘算账’呢”。 荔枝的采摘期将持续至8月初,眼下,叶林一边忙着卖荔枝,一边还要筹备着给树木“坐月子”。“采摘一结束,就要给荔枝树施肥,好好养着它们才会越来越好。”叶林说。 跟着叶林走在荔枝园内,古树林立,光影斑驳,在清甜的荔枝香味间,还有动人的乡愁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