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连江筱埕镇官坞村蹲点报告:“海带村”的三重喜

2019-06-23 07:32:55 蒋雅琛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连江筱埕镇官坞村蹲点报告:“海带村”的三重喜

  “连杂一号”海带长度能达到5米。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文 邹家骅/摄

过去的一个月,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的喜事一件接着一件。

新品海带喜获丰收

“今年海带行情好,我们卖得也轻松!”5月底,最后一批海带收割完毕,官坞村村民林则志收整渔具,喜上眉梢。他算了算,今年海带每500克卖2元多,价格是去年的2倍多,刨去成本,利润有10多万元。

在官坞,约八成的村民从事海带养殖。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海带是“海上牧场”绝对的霸主。村民的海带苗都来自当地一家企业——官坞海产公司,这家企业培育的海带苗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

官坞村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当地流传一句话,‘有脚不踏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郎’。”官坞海产公司技术顾问林哲龙说。

1987年,林哲龙退伍回乡,发现家乡的贫困落后与他离开时别无二致,这激发了他的斗志。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后,他号召全村发挥近海优势,兴办海带加工厂,大规模养殖海带。请专家、搞实验,1997年,他在村里建起了海带育苗基地。历经无数次失败,基地成功培育出新品种“连杂一号”,成为国内海带养殖业中唯一由渔民培育的新品种。

“看,这是我们今年养殖的‘连杂一号’。”林哲龙向记者展示了一条巨型海带,长5米~6米,宽1米,需要4个人才能抬起。据悉,包括“连杂一号”在内,官坞海产公司已经成功培育4个海带品种,每年供应全国9个省以及其他3个国家。“从前我们都是从大连引进海带苗,现在苗种还能返销回去。”

美国绿鲍“喜迁新居”

传闻说,在官坞海产公司,藏着一群“宝贝”。日前,林哲龙专程带记者到公司“探宝”。

深入公司内部,在靠近山的一侧,记者见到了鲍鱼育苗场。“从生长情况看,它们已经基本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林哲龙的“宝贝”正是今年初官坞海产公司从美国引进的300多粒绿鲍。

记者看到,绿鲍的个头超过成人手掌大小,这些“绿宝宝”正吸附在育苗池的池壁和池底。林哲龙介绍,绿鲍还处于驯化阶段,充分适应后,计划在9月与来自日本的皱纹盘鲍进行杂交育种,培育绿盘鲍。“这种杂交苗种将引领连江鲍鱼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林哲龙说。

众所周知,连江是中国鲍鱼之乡,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产值达56亿元。然而,目前当地养殖户却普遍遭遇苗种之困。林哲龙说,连江鲍鱼养殖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鲍鱼品种已逐渐退化,成活率仅三成到五成,而且成长速度明显放缓,苗种改良势在必行。

“绿盘鲍的优势显而易见。”林哲龙介绍,这种新品种成活率高达90%~95%,生长速度很快,大约2.5年就可以长到350克左右,最大能长到3公斤,而且壳薄肉多,肉质可口。“目前,连江养殖的老品种皱纹盘鲍一粒只能卖十几元,而绿盘鲍一粒价格就能超百元,经济效益好多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杂交育种顺利的情况下,2年内,官坞海产公司将为连江鲍鱼养殖业提供5000万粒到1亿粒的绿盘鲍苗种,替换部分日本皱纹盘鲍品种,让福州鲍鱼产业实现质的提升。

科技小院喜入渔村

6月12日,林哲龙从县城带回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建连江海带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可以让先进的海产技术更好地到家入户,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林哲龙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是在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前,中国农技协在四川建立了第一批科技小院,福建连江海带科技小院是第二批的五家科技小院之一,中国海洋产业唯一的科技小院就设立在官坞海产公司。不久后,专家和科技人员将进驻这里,为当地养殖户指导技术,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则是科技创新,这是以林哲龙为代表的官坞养殖户很早就明白的道理。“研发才有后劲,今天不发展,明天就落后,后天就要被淘汰。”官坞海产公司长期以来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省水产加工流通协会藻类分会等有关机构的专家合作,在海带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目前正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合作进行鲍鱼良种培育。

更令人欣慰的是,官坞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循着父辈的足迹,继续深耕海洋,林钦就是其中之一。从外地辞职回乡后,林钦跟着老技术员学习,逐渐从行政岗走向技术岗。“县科协常有科技特派员来指导,书本和实践相结合,慢慢就掌握了技术,未来我希望像前辈一样,踏踏实实把官坞的海产养殖做得更大更强!”林钦信心满满地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