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闽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

2019-06-18 08:24:59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2017年以来,闽侯大手笔投入保护文物,安排常规文物修缮经费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经费3650万元,开展了永奋永襄厝、大本厝等文物异地保护及修缮工作。今年起,闽侯将推出一年一专题文物修复工作,用若干年时间将全县文物全面修复保护起来。

闽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

  闽侯县工作人员在白沙镇林柄李宅,研究书院空间打造工作。通讯员 陈建鋆 摄

多形式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才能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动力。

在白沙镇林柄村,古厝李宅里热闹非凡,这里正在打造“书院”空间。闽侯县乡村振兴促进会秘书长王晓岚介绍,当地将把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厝定位为有书香、有颜值、有乡愁的地方,并结合共享概念,开展国学活动,为村民、游客提供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

在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4座老宅从竹岐乡春风村“风尘仆仆”而来。“春风村因闽侯二桥建设征迁,涉及多座老宅,虽然都未列入文物点及历史建筑名录,但我们也尽最大努力保护修复。”林升说,这几座老宅都饱含闽侯人的奋斗传奇故事,如今“大费周章”迁建到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旨在让古代建筑焕发新生。

在闽侯县博物馆,互动彩屏、裸眼3D、全息投影、VR体验区、5K沉浸室等高科技应用让历史文物“活”起来,为人们了解闽侯的历史提供了全新体验。自2月开馆至今,博物馆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单日的最大客流量超过6000人次。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在智能化上下功夫,做到所有文物智能化在线实时管理,杜绝破坏现象。”林升说,今年他们拟推出5座古厝让社会“认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机制。同时,今年起,闽侯将推出一年一专题文物修复工作,用若干年时间将全县文物全面修复保护起来。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