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注意!福州中学最新校历出炉 寒暑假时间定了

2019-06-13 15:17:35 来源:福州市教育局网站  责任编辑:王培欣  
6月12日,福州市教育局公布《福州市2019—2020学年度全日制普通中学校历及教学计划的通知》。

6月12日,福州市教育局公布《福州市2019—2020学年度全日制普通中学校历及教学计划的通知》,原文如下: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社管局,福州教育研究院,省、市属中学:

根据省教育厅《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试行)》(闽教基〔2006〕30号)、《关于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有关规定的通知》(闽教基〔2008〕60号)、《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的通知》(闽教基〔2014〕17号)和《关于做好普通高中(2018级)课程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18〕69号)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订福州市2019——2020学年度全日制普通中学校历,现颁布如下:

一、校历安排

二、实施意见

1.每学年52周。义务教育阶段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包括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下学期毕业复习时间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普通高中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含研学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在教学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可报教育主管局根据校情对开学时间作微调。

2.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科学制订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初中每周34课时,高中每周35课时;中学每课时45分钟;学生每天在校的活动总量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总量,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学校和教师不得违背学生意愿占用节假日或休息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确需调整课时时长的,要在保证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总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制订方案,并经设区市教育局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长短课时相结合教学。

3.各中学应按上述校历制定好新学年的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初、高中课程计划;各校要开齐开足每一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并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各初中校要认真落实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高中课程及学分分配,在省教育厅未发布新文件前,继续按照《关于做好普通高中(2018级)课程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18〕69号)执行。

4.晨会、班团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自主安排。少先队活动要作为国家规定必修的活动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7~8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

5.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安排,7~9年级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的课时安排书法教育活动;普通高中在语文、美术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所需课时由学校从语文、美术等课程的课时中统筹安排,并给予相应学分。

6.学校要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并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安全教育课程每年不少于12个课时,其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必须安排1个课时。

7.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各类专题教育的内容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也可从地方和学校课程或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学校要把经典诵读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将“中华经典诵读”分别列入“地方与学校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占九年义务教育课时总量比例应不少于1%。

8.根据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建议开设环境教育课,初中每学年4课时,高一和高二每学年4课时,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安排。

9.学校应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要每天安排10分钟眼保健操。

福州市教育局

2019年5月31日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