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要从家庭做起 市政协委员王小红认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垃圾分类回收是最好的办法。她建议,市政府及各部门尽快出台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规定或措施,使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为。垃圾分类的软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尤其是生活垃圾,如可设计家用分类垃圾箱,方便人们在家里也能进行垃圾分类。社区作为最接近家庭的组织,应通过上门沟通、分发宣传册、给居民发放分类垃圾袋和垃圾箱,鼓励居民主动在家中设立分类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 市政协委员郭文涛则关注控制生活污染问题。他在提交的提案中提出,可以推广处理生活垃圾的“家用生态堆肥箱”。郭文涛建议,借鉴北欧的经验,在独立式住宅推广配有可将生活厨余垃圾和园艺垃圾储存和转化为有机肥的生态堆肥箱,一次性投入且成本不高。试点“无水马桶”,如因地制宜地选择改厕模式,在对有条件的农村推进截污纳管的同时,对分散的居民点以及市政管网铺设难以覆盖到的村庄或有特殊需求的场所(如郊野公园或湖泊景观步道等),推广干湿分离后堆肥处理的无水马桶,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部门连线 今年安排36.66亿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市财政局在向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请审议的《关于福州市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出,今年重点支出安排将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等8个方面。 其中,安排36.66亿元用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用于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联防联控联治、城镇污水处理、城区水系治理、垃圾分类治理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完善市级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实施闽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支持永泰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另外,还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农村防洪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支持天然林、湿地、海洋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2018年底,我市出台了《福州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未来,福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将不断加大。围绕福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部署,方案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及深度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七大方面明确了工作思路。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