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屏山公园,以“石桥、跌水、置石、古树”作为元素,展现山水文化的整体风貌。 福州日报记者 阮冠达 朱榕/文 黄立新/摄 位于屏山北麓的屏山公园,最早于1986年开辟建设。近年来,乌山、于山的公园品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三山之一的屏山,因公园建成时间较早,已无法满足市民的游园需求。今年9月,屏山公园进场施工,从基础设施、园林景观、水电设施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30日元旦假期首日,历经3个月改造的屏山公园正式开园,全新打造的“屏山十八景”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一面古照壁道出悠久历史 走进屏山公园北门,最为显眼的当属横亘广场的一面巨型照壁。照壁正面刻着“绍越开闽镇海通津”八个大字,背后则配以清代末代帝师陈宝琛的《重建镇海楼上梁文》、明代陈亮《登镇海楼诗》及清代林枫《冶山怀古》等篇章。 “这八个大字,采集于林则徐的生前题字,介绍了闽越王无诸建都与明代始建镇海楼的历史,体现了屏山公园深厚的历史底蕴。”鼓楼区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照壁上还集合了诸多历史元素:雕刻的图案讲述的是王审知的生平事迹,照壁背后还有一幅300年前的福州地图石刻,城墙、海上的船只、三山两塔及南街的轮廓清晰可见。 “展现屏山的历史风貌,是本次提升改造的一大重点。“鼓楼区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本次提升改造,他们结合旧有的景观与新增景点推出了“屏山十八景”,其中不少都来自于旧越王山四十三景,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如饮马泉与环峰台,即分别为闽越王牵马登高古迹与闽越王抚琴处。镇海楼西南处的七星缸,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排成斗勺型,意在制七城火灾,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色古香的建筑,也为屏山公园增添了几分历史气息。记者在园中看到,施工方修复了园中原有的四见亭,并新增了半月轩、兰馨堂、翠屏廊等建筑。放眼望去,园中的亭台楼阁,无一不带有传统古典园林建筑元素,充分展现了屏山历史文化公园的特色。 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也吸引了不少传统文化爱好者来园中一探究竟。鋦补漆修、捏泥人、画糖人、瓷板画、同利肉燕、木金肉丸……中午时分,不少非遗传承人纷纷相聚园中,摆起摊位,切磋技艺。“屏山是老鼓楼的代表,就像福州人的老朋友,希望我们的手艺能和这座公园一样,永久传承、越传越新!”正在画糖人的唐师傅笑道。 一方小公园扮出美丽风景 60岁的市民杨建飞站在泉塘桥上,指着桥下的流水让女儿给自己拍了张照。住在金冠花园小区的她,和屏山公园“背靠背”,平时在家推窗就能看到镇海楼。“大家都说我们福气好,就住在公园里,现在修缮后景观越做越好,我们老百姓走进来就非常开心,又有了一个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作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园内景观的提升与修缮同样是本次改造工程的重点。十八景之一的天心池,原先只是一处小湿地。施工方将其与荷花塘相连,并改造成雨水花园。池边还新建了半月轩等配套建筑,并辅以千层石作为置石。“在园林设计上,我们采用了石桥、跌水、置石、古树作为元素,展现山水文化的整体风貌。”鼓楼区园林局工作人员说道。 园中的绿化也颇具特色。“十八景中,相当一部分都与绿化景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公园大门,榕树、榆树与增植的樟树、朴树及乔灌木共同构成了“屏山叠翠”景点;登山步道两侧的大量桂花成了“木樨流香”;“芙蓉塘”内新种了荷花;塘边坡上的大片桃花、山樱花、三角梅则打造成为“桃苑英华”景点…… “除景观节点外,我们还在步道两侧种植了鸡爪槭、龟甲冬青等乔灌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观赏性。”工作人员介绍。 一条小步道走出便民风尚 漫步园中,天心池内锦鲤翔集的景色、还有点缀各处的亭台轩廊,都让杨建飞频频称赞,不过,走了一圈下来,最令她感慨的还是无障碍通道。“其实我一直想去看镇海楼,但因为腿脚不便,走不了太陡的台阶。这次设计的无障碍通道对老年人非常友好,可以看到设计部门花的心思,要为他们点赞!”杨建飞伸出大拇指笑道。 杨建飞所说的无障碍步道,就位于公园后方。顺着1公里长、2米多宽的步道一路向上,不用十分钟就可以到达镇海楼下。这条步道全程由石板路面构成,并无台阶,且坡度较缓,即使是轮椅也可轻松向上行进。一路上,不时能见到带着孩子的家长与慢慢踱步的老人。 “公园里常常有不少老人和小孩入园参观,但原先的登山道台阶较陡,不方便这类群体使用。“鼓楼区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提升改造,蜿蜒而上的无障碍通道将环绕整个园区,还下设了二级和三级支路,串联各个景点及主次入口,在一些景点处还设置了分岔,让市民自由选择线路。“希望能够借助此次改造,让所有的市民能更好欣赏屏山的美景。”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