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晋安北峰举办农俗文化节 吸引约400名市民参与

2018-12-24 08:03:31 朱榕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我来说两句

  村民带孩子体验儿时如何磨豆腐。

福州新闻网12月2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朱榕文/摄)古法烹制的地道土味,琳琅满目的农家物产,野趣盎然的音乐盛会……上周六,晋安区“一撮土味之首期北峰农俗文化节·冬至”在晋安区寿山乡九峰村举办,以特色农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吸引了约400名市民参与,让深山之中的九峰村大放异彩。

柴火大灶旁 品农俗尝土味

桥影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阳光星星点点洒向林下绿地。在小桥流水的美景旁,50张红色圆桌一字排开,厨师们站在露天的柴火灶旁挥铲舞勺。

为了还原地道乡村土味,现场请来了北峰特色饮食三大件——柴火灶、千僧锅、竹蒸笼,巨大的柴火灶上托着一口直径近2米的千僧锅,放上耗时30天编制成的巨型蒸笼,里面文火慢蒸着产自北峰的地瓜、槟榔芋等。

磨豆腐、打糍粑……深山厨房的农俗体验区内,不等工作人员招呼,游客们纷纷上手。游客陈先生动手前夸下海口,没想到打第一下,糍粑就粘在木杵上,拔都拔都不下来,引起朋友们哄堂大笑,当地村民立即热情地上前传授技巧。

当天正是冬至,现场还设置了搓(米时)环节,做好的(米时)一端上桌,一阵筷子雨便落下。

中午11点,榔芋炖土鸭、红糟土鸡泡线面、家炖水库宽鱼……一道道以古法烹制的农家土味上桌飨客。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农家菜均取材自北峰,由聚春园集团联合当地乡厨烹制,遵循以蒸煮为主的北峰传统,最大限度凸显食物的本味。

农夫集市上 卖土味更卖体验

农俗文化节上还设置了“农夫集市”,邀请北峰当地村民前来摆摊赶集,售卖北峰当季水果蔬菜鲜花、自制的蜂蜜美酒、土鸡土鸭山羊等。村民售卖的农产品和工艺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购买。

在售卖农产品的摊位中,“城市养蜂”摊位算是“异类”——不卖蜂蜜,而是卖宠物蜜蜂。在摊主申磊身后,一群蜜蜂或在蜂箱内蠕动,或围着蜂箱飞。申磊说,这是他自己研发的“城市养蜂”体验产品,“宠物蜜蜂”不但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蜜蜂,还能让人们感受酿蜜的乐趣!不少市民驻足,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更是询问起价格。

申磊说,别人养蜂是卖蜂蜜,他则是卖服务,为用户提供安装、取蜜、清扫、饲养等服务。今年初,他成立了晋安区绅士养蜂专业合作社,目前福州已有30多户居民订制了养蜂服务。参加文化节是为了给养蜂项目打开市场。

现场永辉超市设置的“一村一品”主题专区,还呈现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优质农产品,文创产品摊位则云集了各种匠心手作好物、创意良品等。在农作体验摊位边,来宾积极体验摇蜂蜜、压白粿等。

农业 文创 北峰深山站上振兴舞台

餐后,门虫乐队、VIKI乐队、报警alarm乐队等带来一场音乐盛宴。游客或坐在林下草场上晒太阳听音乐,或在溪边戏水,或徜徉在树林深处,或溯溪而上欣赏沿途的怪石泉瀑。

12岁的雷燕彬穿着隆重的畲族服饰,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妈妈蓝桃花说,看到九峰村举办农俗节,她特地从山下赶回来,还给女儿穿上了漂亮的畲族服饰。“很惊艳,九峰村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感觉都不认识了。”蓝桃花说。

“这里风景非常原生态,给人美好的体验,如果能解决食宿,多设置一些游玩环节,发展团建或亲子游肯定很受欢迎。”游客林先生对九峰村的风光称许不已。

记者了解到,这次活动由福州市晋安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主办,旨在通过文创农业的混搭,提升民众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及认知,也为村民创造更多机会,提高其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现在,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九峰村已被列为区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及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身优势,有用地条件的前洋村将打造乡村民宿群,用地紧张的九峰村则以山野、禅修、颐养、匠心为主题,两个村集特色农业、休闲度假、户外探险于一体,整个北峰旅游环线将形成协同发展的乡村游格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