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闽侯白沙井下村有新看点 打造知青怀旧文化氛围

2018-11-28 16:54:11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的井下村,已经改变了萧条的旧貌,推行起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同时还吸引了许多产业资本。未来,这里将成为福州近郊一处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闽侯白沙井下村有新看点 打造知青怀旧文化氛围

  白沙镇井下村的知青博物馆。

福州晚报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林若野 洪琦 吴国棋 文/摄

如今,一提到闽侯白沙镇的井下村,不少人会想起“知青文化”。近日,记者漫步于这里的环村巷道,发现村容村貌整洁而有特色。这里许多民房的外墙上绘有知青怀旧文化主题漫画,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红色氛围”。

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的井下村,已经改变了萧条的旧貌,推行起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同时还吸引了许多产业资本。未来,这里将成为福州近郊一处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开设知青博物馆

营造怀旧氛围

井下村是白沙镇唯一的革命老区村。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曾组织过金钟山战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近200名城市知青到这里插队下乡。他们的到来,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如今,不少当地人还有“知青情怀”。于是,当地人顺势在这里打造知青怀旧文化旅游品牌。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如今,井下村许多老房的外墙刷上了从前“知青时代”的宣传标语,造出特殊的怀旧氛围。

这里有一处由村委会开发的知青博物馆,面积近80平方米。博物馆里陈设着许多“知青时代”的生产生活用品,包括茶杯、军壶、粮票、蓑衣等。这些物品充满着“上山下乡时代”的印记。

“博物馆里这些东西,都是历史的见证,有的是当地村民捐赠,也有老知青回来探望时捐赠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扩大井下村‘知青文化’的知名度,让年轻一代记住前辈的付出,为革命老区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井下村党支部书记萧暾说。

推行农业新模式

村民腰包鼓起来

井下村曾是白沙镇的农耕大村,村民靠种植蔬菜为生。前些年,由于年轻劳动力的外流,村中许多农田荒芜。

转变观念,才能谋发展。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如今,村民正在大力推行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2014年起,井下村“两委”同福州融侨怡居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福州德利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成立了融园生态产业基地,建立以“安全、健康、优质”为理念的蔬菜生产基地,开展“菜篮服务”。

福州德利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德利公司”)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以每亩900元的租金,流转土地300多亩,引导农民种植标准化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然后,德利公司按商定的价格回收蔬菜,通过物流配送,供应到一些酒店和部分高档小区,这就建立起“由田园直供餐桌”的供应体系。这种新模式不仅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使得村里的蔬菜基地拓展到60多亩。参与基地种植的农户,从最初不到10人,发展到现在的80多人。

“之前,农民自己种植蔬菜,市场价格不稳定,销路也愁。自从村里采用新模式,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张功忠说。

闽侯白沙井下村有新看点 打造知青怀旧文化氛围

  当地发展社区农业,引导农民种植标准化绿色无公害蔬菜。

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打造生态旅游项目

近年来,通过村党支部党员挨家挨户劝说,这里家庭条件好的农户带头建起了栅格化粪池,贫困户则由村财政补贴建设化粪池,旱厕在这里成为了历史。环境变好后,村党支部还号召村民做到垃圾不落地,村民也渐渐自觉将垃圾丢到定点垃圾回收桶。

环境极大改善后的井下村,先后获得“民主法治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列为县级“美丽乡村”建设村,2016年被列入市级“幸福家园”建设村。目前,井下村已经成为旅游景点,每逢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萧暾告诉记者,眼下,井下村正持续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村里引进了福州市美佳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打造生态田园旅游项目,包括亲子游、田园生态体验、脐橙采摘、植树节等。村“两委”希望通过发展新型农村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的人均收入,增加村民的幸福感。

萧暾表示,未来,井下村将继续依托本村自然和文化条件,逐步完善集旅游观光、生态体验、采摘游乐、赏花品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将这里变成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