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30年后,专家学者重聚中国水下考古摇篮,在“2018海丝寻迹·定海行”系列活动之纪念定海湾沉船考古发掘30周年会议上,为定海湾文物保护、遗迹修复、文化申遗建言献策。
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文菁——融入本土文化基因 考古不只是对历史物件的挖掘和认知,除了关注属于人们知识体系里片断化的内容,更关键的在于,要重新回顾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当前建构海洋文化、建设海洋强国之际,我认为要在考古工作中融入本土文化基因,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这不仅需要众多学者付出艰辛的努力,还要地方领导者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理解,更需要民众“心中有海洋”。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以陶瓷为载体深挖文化 1990年,一批拥有共同理想的同志聚在定海,满怀激情地进行白礁一号沉船遗址挖掘工作,虽然历经艰辛,但意义非凡。 从白礁一号沉船遗址出水了一批陶瓷器,大多数是黑釉盏,它们形制相似,规格、尺寸相近,为宋元时期外销瓷。我建议,要以陶瓷为载体,进一步深挖福州在海丝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保护修缮海丝遗迹,合理利用海丝文物,让福州这颗海丝珍珠焕发魅力。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谢必震——定海湾是中琉航海的重要港口 定海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航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受洋流影响,许多驶向福建的船只不能直接抵达福州港和泉州港,海流首先会将他们送到定海湾,这也使得定海湾成为中琉航海的重要港口。 对定海湾沉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有重要意义,因为沉船和文物“会说话”,能告诉我们许多的历史信息。比如船只要去往何方,他们与哪里存在贸易关系,航海与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商业往来等陆路经济的关系等等。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