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永泰探索创新模式向"老赖"亮剑 法院执行加速度

2018-07-30 08:28:13 陈木易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永泰探索创新模式向

  永泰法院执行局法官将执行款、司法救助金送达申请执行人手中。

福州晚报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黄美榕 连娜 文/摄

今年6月22日,永泰法院开展“黎明风暴”集中执行专项行动。行动从当天凌晨3点开始,由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清,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鄢振彬带队,兵分三路在辖区城关、嵩口、大洋三大片区同时展开执行。行动历时7个小时,共查找被执行人34人,依法拘传16人、司法拘留7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5件12人,当场履行21万元,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震慑效果。

据悉,这是今年全市法院中有资料可查的第一次大规模黎明集中执行行动,也是永泰法院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近年来,永泰法院为解决“执行难”这一法院的老大难问题,不断大胆探索创新模式。这些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来,永泰县法院决战决胜执行难攻坚战,执结执行案件691件,执行标的到位金额6152.18万元,同比分别上升4.7%和154.74%,其中执结半年以上积案101件,不仅效果立竿见影,并且在全市范围内名列前茅。

“执行 ”七大工程

全省首创凝聚合力

“执行难,始终是长期制约法院工作的老大难问题。”永泰法院副院长张清坦言。

为了彻底打破这一瓶颈,在2016年9月20日,永泰法院制定出台《永泰县人民法院关于实施“执行 ”七大工程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方案》,出重拳、亮利剑、摆实招,力争在两年期限内基本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这七大工程包含有:“执行威慑”,织就失信惩戒“天网”;“执行 规范”,构筑权益保护屏障;“执行 信息化”,推进智慧执行建设;“执行公开”,促进案件流程透明化,“执行 联动”,凝聚多方能量合力;“执行 宣传”,营造全域参与格局;“执行保障”,着力打造执行“铁军”。

“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当时在全省范围内算是首创,彻底打破了以往执行办案人员各自为战的局面,变成整个法院上下各部门互为臂膀,形成合力。”张清说。

风暴式行动常态化

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了强化执行监督,永泰法院还配套实行“1 3 N”模式。

永泰法院纪检组组长范华荣介绍:“1”即一个执行督查小组;“3”即建立“一周一汇报、一案一台账、一月一反馈”机制;“N”即对执行过程进行随机抽查督办,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案件优先审查督办。

同时,永泰法院还向执行干警下了指标和执行清单,将工作排出“时间表”、上墙贴标,以清单交办形式抓关键、盯要害。同时,将清单分红、黄、蓝、绿“四色四组”,由挂钩领导统领推进,一周一汇报;对存在问题及时分类登记,跟踪督导落实;对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及人员,以约谈、教育、通报批评等问责方式倒逼问题解决。

此外,按照省高院持续打好春夏秋冬四场执行战役的部署,将风暴式集中行动常态化,充分利用春节返乡节点,重点针对长期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集中开展声势大、威慑力强、行动迅速的执行大会战,并邀请人大代表见证执行工作。尤其是在年末、春节等重要节点突击开展,切实提高了案件执行效果及人民群众满意度。

司法关怀外来工

化解“执行不能”难题

5年前,永泰人张某、林某承揽赵某自建房屋工程,并通过李某招揽雇佣外地务工人员袁某施工。

袁某在赵某家做工时,不慎从一楼摔下,经鉴定构成一级伤残。经永泰法院判决,被告张某、林某、赵某需分别赔偿袁某共计约100多万元的赔偿金。然而,判决生效后,三个被告因为家境困难均未履行赔偿义务。该法院穷尽执行措施,仍无法将该案的标的款全部执行到位,案件陷入了“执行不能”的困境。

然而,永泰法院一直未放弃对该案的执行。一方面,考虑到袁某为外来务工人员,一家人因该案陷入生存困境,袁某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执行法官便多次动员被执行人及其家属主动关怀袁某一家。在执行法官的耐心劝说下,被执行人张某、林某终于在亲友的帮助下,各凑齐20万元赔偿款给袁某。另一方面,永泰法院积极为袁某申请司法救助,并成功争取到10万元司法救助金,让其感受到党委、政府、法院的关爱和温暖。

通过多方努力,袁某还陆续领取到60多万元的款项,解决了燃眉之急,重拾起对生活的信心,也对被执行人的难处表示理解,愿意放弃剩余赔偿款。该案最终圆满执结,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