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历时近半年调研补齐民生短板问题 市政协这份建议案不寻常

2018-07-23 15:17:52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20日,一份经过市政协历时近半年考察调研形成的“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若干问题研究”常委会议建议案摆上了市政协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专题协商会。”  据了解,这项“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若干问题研究”议题系市委主要领导出题,被列为十三届市政协第八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议题。

加强“医养”衔接 助力互补发展

市政协委员们在马尾莲花爱心护养院视察时,该护养院市场营销总经理黄羔明介绍,这家护养院是2017年在福州新开设的养老机构,楼上养老、楼下医院,是马尾区引进的补齐民生短板、社会刚需项目。在五楼的一间病房内,患者林师傅的老伴邱阿姨正好抽空来院看老伴。她说:“老伴脑部动手术,我在家里照看他3年,但现在是抱不动也背不动,今年送到这家医院,吃住看病全部都有医护人员照看,真不错。”

市政协常委隋榕华视察过这家护养院的设施、环境后告诉记者:“护养院硬件都非常好,但这里多是老年人,护养院在环境氛围的设置上,应照顾到老人们的习惯和需求,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记者了解到,莲花爱心护养院借鉴了日本、台湾的先进养老模式,老人在这里足不出房即可享受二级综合医院的医疗资源,医院与养老院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

这一点也得到了市政协的关注,市政协常委会议建议案提出要加强医疗和养老专项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助力医养结合互补发展的建议。该建议案还建议市卫计委、民政局在此轮各自领域专项规划修编过程中,把推动我市医养结合发展分别单列章节进行阐述并相互衔接。在三环周边的城市四面(北部的新店、东部的鹤林片区、西部的金山投资区、南部的三江口),规划一批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或者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的方式,加快招商引资和建设运营。

34项“建议清单”为民生建设献策

20日下午的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委员们围绕关于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的议题积极献言,各抒己见,有的委员还进行了书面发言。市政协委员郭恒禄建议:“有关部门应制定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办法,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持续健康发展。”黄小蓉委员建议:“鼓励支持利用闲置场地(场所)扩建养老设施。”吴友情委员建议:“尽快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产权及执照年限问题,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政策补助。”

据了解,这项“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若干问题研究”议题系市委主要领导出题,被列为十三届市政协第八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议题。3月中旬以来,市政协课题组组织邀请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部分政协委员赴六城区和福州高新区进行实地调研,召开了30多场调研座谈会,并发放了调查摸底表,还分两路赴合肥、宁波、南京、长沙、贵阳等省外城市学习考察。经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材料,形成课题调研总报告、三个子课题报告及外出考察情况报告,并通过书面和现场座谈会形式,反复征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随后形成“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若干问题研究”常委会议建议案(送审稿)。20日上午,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建议案。市政协副主席郑勇在专题协商会上,对此建议案进行了说明。该建议案提出,通过调研发现,福州市民生社会事业领域存在3个亟待破解的问题和困难,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总量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

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该建议案从4个方面给出建议。建议内容涵盖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总量供给、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激发民生领域人才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内生动力等多个方面。各个方面建议又细化成了34项“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若干问题研究”的项目建议清单。

群策群力 部门积极回应

会上,主要参与此项协商议题的市直部门——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等8个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作了回应发言或相关情况通报。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要在提升规划编制高度,加快学校建设速度;完善教师管理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规范民办机构管理,鼓励办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推动建议落实。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等方面抓落实。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公办医院有资质的医师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畅通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人才队伍流动渠道。

其他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在回应中表示,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这次专题协商会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