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设置了VR互动区,吸引教师参观体验。
福州新闻网6月28日讯(记者邱陵)28日,以“科技助力教育,创新育见未来”为主题的福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现场会在晋安区教师进修校附属第二小学举行,采取专题汇报、案例分享、公开课等形式,呈现了晋安区教育信息化的丰硕成果。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教育局主办,晋安区教育局、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晋安区教师进修校附属第二小学承办。
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语文老师李达执教语文课《遨游词语王国》。
互联网+教育,让课堂充满探究乐趣
当天,晋安区教师进修校附属第二小学开设了四堂展示课,内容分别是二年级语文复习课《遨游词语王国》、四年级电子书包机器人游戏英语课《I am a Bunny》绘本阅读、智慧钢琴音乐课《钟声》和一年级远程专递美术课《机器人来了》,执教者均为一线骨干青年教师。
记者看到,四位老师把学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互动课堂平台系统,通过小机器人、教师学习资源推送、多人互动板书、随堂练习、拍照上传、电脑抽答、课堂测试及分析等技术,让课堂变得趣味横生、灵动活泼起来,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也变得更加容易。
执教语文课的李达老师是晋安区第一批种子教师,也是该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词语的学习是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间多向互动,可以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李达说。
课堂上,李达老师给每个小组配备一台PAD版“电子书包”,人手一个反馈器,而学生的教科书、测试、作业、讨论、评价都在“电子书包”上进行。在新颖的教学手段帮助下,李达老师带领学生积累描写心情、味道、美景等词语,理解“一词多义”,初步掌握解释词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表达中运用学到的新词语,课堂效果良好。
而在一年级美术课《机器人来了》的课堂上,执教者吕美华老师更是通过网络,让数十公里外的宦溪中心小学的学生参与其中,两处课堂的孩子们共享教育资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属于自己的机器人,促进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
现场会还设置了四个VR互动体验平台,包括VR沉浸教室、VR红色教育、VR消防安全教育和互动课桌,新技术的运用让教育变得更加身临其境,充满乐趣。
此外,福州七中张洪金等七位来自晋安区各学校的教师在学术报告厅分别作案例分享,涉及地理、语文、数学、生物、科学、音乐等学科。
晋安区岳峰中心小学教师邵曦带来《巧用大小程序 玩转语文学习》教学案例分享。
信息化促均衡,推进十大平台型应用建设
教育信息化,建、配是基础,管和用才是关键。“晋安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与发展。”晋安区教育局局长杨佳松介绍,2016年4月,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覆盖。
据了解,为提升该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与教研融合创新的能力,2017年11月,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还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文献应用能力培训,并利用中国知网庞大丰富的文献数据库以及便捷的校本编创平台----大成编客,编撰了近300本校本专题教研作品。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晋安区共选送84件信息技术优秀作品参加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优秀成果评选,其中53件获奖,获奖率63%,位居各区县前列;在“一师一优课”比赛中,10节优课获“部级优课”称号,28节优课获“省级优课”称号,54节优课获“市级优课”称号;在微课比赛活动中,18节获国家级奖项,24节获省级奖项,80节获市级奖项;在信息化教育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中,10个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10个项目获省级奖励,3个项目获市级奖励。
此外,2017年该区在福州全市率先引进择学苑评价大数据平台,在全区53所小学和9所初中校,开展基于科学诊断、精准指导下的分层次教研教学活动,达到了“减负提质”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晋安区建成宦溪中学与福州七中、宦溪中心小学与晋师附二小、宦溪幼儿园与晋师附幼的远程课堂,利用网上同步课堂的方式,使山区学校与平原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从1.0阶段迈向2.0阶段,在哪些方面要实现突破?
杨佳松说,下一阶段还将持续推动10大平台型应用建设,即应用支撑平台、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大数据中心、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智慧课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校园门户网站、网络安全等。“通过这十大平台,实现校园信息的智能化与大数据的完美结合,推进学校之间的数据共享,为决策分析、教育资源均衡化提供科学依据。”
书法是晋安基础教育一项传统特色,教育部门邀请专业人员开发书法临摹系统,学生在平板上就能体验书法带来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