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题评析:写"对"容易写"妙"难

2018-06-08 07:34:35 许含宇 谢薇 莫思予 蒋雅琛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福州新闻网6月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许含宇 谢薇 莫思予蒋雅琛)今年高考作文题出得好不好?想得高分该怎么写?题目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7日上午,高考语文科考试落下帷幕,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邀请大学教授、教研专家、一线名师、知名作家对2018年福建高考全国1卷的语文作文题进行点评。

有话可说空间大,写书信体更贴切,教学目标指向明了……大家一致认为,这道题瞄准今年“00后”考生的特点,聚焦这代人“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整体特征,仿年表形式选编材料、创编引导语,通过任务设定,让两代青年在18岁成人之际进行跨时空“对话”,从而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力,引导考生强化代际身份感,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紧贴热点导向清

有话可说空间大

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王立根指出,今年高考题提供了“00后”考生体验过的生活材料,如“世纪宝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等。“这些材料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回响着时代最强音,能让考生触发联想,引发思考。”王立根说,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这更是一种诗和远方!”

“这是一道引发头脑风暴的好题目,人人可写,人人有话说。”王立根分析,考生写作时要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抓住“际遇”“机缘”“使命”“挑战”“追梦”“圆梦”等关键词。但不管是哪个角度,都要充满激情地讴歌新时代并展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题目出得新、出得巧,让考生有话可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郭丹对此深有同感,今年这道题能引领考生深刻、精彩地表达自己的观察、体验、思考和价值判断,写出自己的特色。他说,题目好就好在材料给得好,把新世纪至2018年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汇聚在一起,总结了新世纪的成就;材料所列内容,伴随着这一届考生的成长,让“世纪宝宝”有亲切感;紧贴时政热点,要求学生将文章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无疑给考生留下很大的想象和写作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冰心文学馆副馆长练建安也表示,今年这道题出得很高明,对考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语文素养的考查很全面,考题是开放式的。“考题的价值导向,是满满的正能量。”他认为,与新世纪一路同行、成长的莘莘学子,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那么,考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融入个人命运,个人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题目中的应有之义。

用书信体更贴切

想要出彩见功力

“如果我是考生,我会选用近年流行的书信体来写,写曾经的‘现实’。面对新一代年轻人,娓娓道来,如同‘拉家常’,亲切随和。”练建安说,考生可以选择一个点,以这个点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写自己亲历亲闻,“点面结合”。

王立根说,对于这道作文题,体裁上,若选用书信体可能更贴切,写一封信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内容上,可以写生活、抒性灵,也可发议论、抒高见,以此展现每个考生的胸襟、理想和抱负;写法上,或庄重,或谐趣,或浓烈,或淡雅,但关键还是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好的作文要张扬个性,这是王立根反复强调的观点。他表示,考生要写自己有深切体会的、熟悉的东西,写质朴的、真实存在的、最易于让人动情的东西;反之,宿构、套题,人云亦云,依葫芦画瓢,就泯灭了个性。“高考作文应是一座万紫千红的百花园,每朵花都应有独特的花形、色泽和香味。”

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指出,这道题后半部暗示了考生可以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人的使命与挑战”“我与新时代同行”“追梦与圆梦”……这些饱含时代激情的语句揭示了作文的主旨。“命题者所列举的7个事件与未来蓝图,考生可以不必每项都作详细叙述与说理,应当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两件事来谈思考与联想。”薛章辉表示,结合个人、家庭、生活的切身体会,考生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

“这道题充满新时代色彩,紧扣本届考生的特点,增强了亲切感,如果考生熟悉时政话题,更会‘大有作为’。”福州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兆芳坦言,考生虽然容易写得“对”,但不容易写得“好”,更不容易写得“妙”,“考生要想写得出彩,还要兼顾材料的诸多信息,在确保立意稳妥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表达,同时在语言运用、结构安排、材料选择等方面下功夫”。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