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省委省政府检查组察看项目各具亮点

2018-05-25 08:41:25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自2016年下半年起,结合我市大力开展的城区水系治理工程,台屿河迈开新生的脚步,挖河道、全截污、升颜值多管齐下。为挖掘历史文化,长安村2016年利用村中涉及50多户的大祖厅修建大齐书院,大齐书院如今已成为长乐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省委省政府检查组察看项目各具亮点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控室。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余少林 孙漫 刘君琳/文 叶义斌/摄

昨日,省委省政府检查组深入我市开展工作检查。检查组一行先后前往连江、长乐、仓山、鼓楼等地,对申远新材料项目、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福建景丰科技、台屿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项目、晋安河旅游观光带项目进行实地察看。这些检查点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智能自动化、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各具亮点。

申远新材料:

全球最大聚酰胺

和己内酰胺生产基地

申远新材料项目位于连江县可门经济开发区,总投资约400亿元。项目占地面积5840亩,建设年产10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并配套建设4个5000吨泊位码头。

去年7月,申远新材料一期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投产,这是我市去年投资规模最大的投产工业项目,也使福州一跃成为全球最大聚酰胺和己内酰胺生产基地。申远预计今年将新增产值70亿元,税收11.9亿元。项目二期将于今年7月动工,预计2019年12月建成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申远新材料项目采用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的己内酰胺生产HPOPLUS工艺技术,该技术在产品质量、物耗、能耗、“三废”排放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本月17日,申远所属的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收购Fibrant(福邦特)己内酰胺及相关业务,收购内容不仅包括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同时包含苯酚法环己酮生产工艺、HPOPLUS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硫酸铵大颗粒技术等技术及知识产权。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表示,此次收购不仅是恒申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而且有助于国内航空、冶金等领域企业摆脱己内酰胺进口依存度高的局面,助力打造中国品牌。

记者了解到,申远项目由法国液化空气集团配套建厂提供氢气、合成氨以及氮气等原料,中国华电可门电厂为申远提供蒸汽,促进能源的循环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可门经济开发区正围绕申远这一龙头企业,全力延伸新材料产业链。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江可门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合作,将在可门园区建设一套千吨级的煤制甲酸甲酯中试装置。甲酸甲酯将作为原材料用于申远生产,将有助于增加产品种类,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增产的新品能在目前围绕己内酰胺建立起的化纤生产链基础上,打造工程薄膜、塑料等新下游链条。

省委省政府检查组察看项目各具亮点

  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

福建景丰科技:从制造迈向“智造”

位于长乐区漳港街道的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长乐千亿纺织集群的一家领军企业,通过实施工业互联数字智造,成为行业内第一家跨入工业4.0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企业。景丰20万吨锦纶智能化生产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产20万吨锦纶长丝。2017年景丰产值50亿元,年毛利润5.5亿元,税收1.008亿元。

22日上午,记者走进该公司锦纶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生产设备正有条不紊运行。智能落筒机像一台智能机器人,将一卷卷丝饼从生产设备中“取出”后,转交给在半空中“飞行”的智能天车,智能天车再将丝饼送入智能检验站和智能称重站。

厂长付重告诉记者,车间生产线通过智能投料、纺丝、运输、包装、仓储等系统组合,产品实现从原材料调配、生产、检验、包装、入库到交付的全流程智能自动化管理。他介绍,生产线实现智能自动化后,减少用工550人,节省人工成本4500万元;产品不合格率下降60%,优等率提升至98%;土地及建筑节约62%,节约能耗40%,年节约电费7000万元;订单周期缩短40%;年综合经济效益增加1.6亿元。

订单接货也实现了智能化。付重告诉记者:“公司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连接ERP系统,实现‘业务员用手机下单—自动连接ERP系统—连到仓库—自动备货’的智能流程,使货物出入库全自动,产品进出不需要仓管员,只需出货员进行确认后就能立即装车发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出错率。”

省委省政府检查组察看项目各具亮点

  台屿河串珠公园。

台屿河:多管齐下治理焕发新的生机

“台屿河整治之初又短又窄,南段只有400米长,最宽也就5米,河道淤塞,污水横流。”提及刚进场时的景象,市水务集团台屿河河长俞峰颇为感慨。

自2016年下半年起,结合我市大力开展的城区水系治理工程,台屿河迈开新生的脚步,挖河道、全截污、升颜值多管齐下。如今,这条昔日让人掩鼻而过的臭河沟,已呈现繁花烟柳的如画美景。

如何让这条黑臭内河恢复活力?按我市黑臭水体治理沿河截污、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动起来、清起来的总体策略,台屿河剑指河道贯通。在旧有河道基础上,从奥体中心南面至透浦村段进行河道开挖,新开挖段达1800米。整治后,台屿河总长达5.3公里,与洋洽河及流花溪实现连通。

贯通河道是综合治理的前提,污水不入河则是长期保持水质的关键。俞峰介绍,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台屿河两侧建起了永久截污系统,通过新建截污管、截流井,将入河污水一并收集。

为把这一民生工程做足做实,给市民提供更多的沿河休闲空间,围绕“繁·花·道”主题,一条繁花似锦的绿道傍河而建,形成绿色、自然的立体生态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

省委省政府检查组察看项目各具亮点

  老人在长安村幸福院看电视。

长安村: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

干净整洁的街巷、热闹温馨的幸福院、古色古香的大齐书院、曲径通幽的白石桥文化公园、主题公园“荷塘月色”……漫步在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一股幸福感扑面而来。近年来,长安村以党建为抓手,围绕“你若长安,便是幸福”主题,打造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22日,记者走进长安村,看到不少村民门前挂着“共产党员户”门牌。长安村党支部书记林岩云告诉记者,长安村现有40名党员,凡是党员户,都要“挂牌”亮明身份,公开向全村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建设美丽乡村。”在林岩云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始终冲在各项工作的最前头,道路硬化、立面粉刷、景观改造、公园建设、卫生保洁、修建书院……和6年前那个落后村庄相比,如今的长安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村。

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还贯穿于移风易俗工作中。长安村是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先行村,2016年11月,制定了理事会章程以及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过程中,全村党员干部带头签定承诺书,对党员干部参加婚丧喜庆活动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监督。另外,党员干部主动当起监督员、网格员、宣传员。”林岩云告诉记者。在党员干部的带动和倡导下,“除陋习、树新风”成为全村的共识。2016年9月以来,全村共举办了28场婚丧喜庆活动,没有发现乱发红包等现象。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2017年7月长安村成立光盘行动领导小组,倡导宴席上“光盘”,倡议全体村民厉行节约。村民省下来的钱款,大部分捐给村里的医养中心,用于改善村中老人的医疗、养老以及伙食等问题。本村60岁以上老人在村卫生所看病,除医保报销外,还能享受医养中心部分报销和补助,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为挖掘历史文化,长安村2016年利用村中涉及50多户的大祖厅修建大齐书院,大齐书院如今已成为长乐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此外,长乐村还加强惠民资金网管理,全村目前设有农村危房改造、城乡低保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13项惠民资金项目,惠及233名村民,2016年9月以来累计发放资金31.8万元。

省委省政府检查组察看项目各具亮点

  晋安河两岸风景秀丽。

晋安河旅游观光带:生态文化功能三位一体

晋安河是我市最长的河道,起于光明港,止于琴亭湖,全长6.75公里,河面全线宽约30米。

晋安河旅游观光带项目是集内涝和黑臭水体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改善为一体的综合性人居环境项目。在去年12月完成清淤清障工程的基础上,今年1月晋安河开始进行生态恢复、景观提升改造,总投资约12.1亿元,其中征迁投资约4.3亿元,建设投资约7.8亿元,整体工程计划今年6月完成。

“晋安河景观提升改造是以生态修复为目标,以柳荫花岸为特色,生态、文化、功能三位一体。”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效果,项目建设中拆除了1.3万平方米沿河建筑,拓展沿河空间,对沿河建筑实施立面改造,还拆除了驳岸,采用景观置石及水生植物等,打造自然岸线,丰富亲水体验。此外,沿河岸增加柳树、山樱花及三角梅等植物,形成绿荫花化滨河景观带,并拆除岸边小区围墙,打通桥底步道,方便市民游玩。同时,挖掘晋安河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水系治理,打造水上游览路线。

项目负责人介绍,从今年1月初施工单位进场开始,项目管理组就自觉放弃节假日,白天落实工地各项事宜,晚上加班总结,协调部署第二天工作任务,同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地下管线障碍物、设计图纸不完善等问题,并研究讨论更好更人性化的设计方案,因地制宜,拆除了大部分沿河障碍物,实现绝大部分步道贯通。“通过努力,项目组在工程开工40天内即2018年春节前,基本完成了晋安河福马路至六一路段内大的景观节点施工。”

据悉,该项目已基本完成了福马路至六一路段重要节点及绿化提升改造,并开始往东浦路及光明港南北两侧卷地毯式分段实施,计划本月底基本实现全面改造提升任务,6月完成收尾。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