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4月12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郭立锋文/摄)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福州滨海新城建设启动以来,以优惠的政策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昨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已注册企业161家,注册资本达208.1977亿元,呈现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三园一区”布局 打造全国一流产业园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规划面积为10.19平方公里,按照“三园一区”规划布局,包括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VR产业园、大数据融合产业园、融合创新支撑服务区。
其中,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重点布局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并吸引互联网医疗服务企业入驻发展,发展全民健康大数据相关产品及服务。
VR产业园依托数字福建VR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虚拟现实内容开发为基础的教育服务、文化传播、游戏动漫等产品。
大数据融合产业园集聚海洋、交通、工业、国土、环保、旅游等各行业大数据资源,突出数据挖掘应用,推进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融合发展。
融合创新支撑服务区重点布局大数据国家实验室、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孵化中心、人才培训基地、综合创新中心、双创中心、中央商务区、生活配套区,提供大数据产业发展关键要素、公共设施、科技人才、金融资本支撑。
产业园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我国东南地区乃至全国的 “两区、一中心、一基地 ”,即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数字中国 ”应用示范区、国家东南区域大数据中心、国家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
网龙 “企业号” 办公楼。(网龙公司供图)
优化发展环境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福州滨海新城启动以来,福州市就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力增强了大数据产业园的吸引力。” 滨海新城长乐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长乐区陆续出台了《长乐市关于促进VR产业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等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加大大数据企业招商力度。
为进一步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2017年福州市新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三条措施》等政策。
政策涵盖加快推进“大院大所大实验室 ”等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引入及住房和家属保障机制、加强企业引培机制、支持园区平台建设、支持优质企业落地、支持创新应用市场等方方面面,同时企业享受我市相关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将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有力增强大数据产业园的政策吸引力。
福州滨海新城规划馆。记者郭立锋 摄
加快配套建设 产业龙头建设如火如荼
除政策外,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区通过多种方式建设研发楼,加快筑巢引凤。目前已建成的部分包含智慧中心(一楼VR体验馆)、亚朵酒店、地下车库以及研发楼一期。
研发楼一期坐落于东湖湖畔,走进园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产业园研发楼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加快建设,5栋主楼主体结构已于近期封顶。二期总建筑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共5栋楼,计划2018年6月全面投入使用;研发楼三期也在规划建设当中,规划主要建设内容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用房及研发用房等。
滨海新城长乐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组建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联盟,引进大数据特聘专家,推进省超算中心二期、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等配套建设,筹办VR创新创业比赛、海丝论坛等赛事活动,多层次搭建大数据产学研平台,全方位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IDC项目 (效果图)。
企业纷纷入驻 集聚发展乘风起航
滨海新城启动一年多以来,福州市大数据产业取得了 “看得见”的进展: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在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正式开通,福建省超算中心二期正式运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国家旅游大数据分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项目入驻。
截至目前,产业园总对接项目为238项,其中落地97项,在谈68项,线索73项。园区现有注册企业161家,注册总资本208.1977亿元(含网龙片区14家25.96亿元)。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现已初步形成一批面向医疗、教育、旅游、位置服务等领域的大数据行业应用服务企业,形成了大数据、云计算和VR产业链雏形,呈现出大数据集聚发展的态势。
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大楼。(福建省数字福建云计算运营有限公司供图)
长乐东湖风光日新月异。(东湖VR小镇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