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工作人员在认真登记群众诉求。(资料图)
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文 郑帅/摄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试点和政务服务协同化专项试点城市,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一号一窗一网”政务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等,努力让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审批网上办 助力“放管服”
办事窗口是政府的“门面”,办事要跑几趟、等多久,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让信息真正“跑起来”。
“现在可以全程网上办,实在太方便了。”昨日下午,市民刘先生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自助申报区,通过“网上办事大厅”为公司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由于系统里存有公司的电子证照,而其它证明材料通过电子签章在网上就可提交办理,所以他不必再像过去一样,到窗口重复递交纸质材料。
昨日在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不见扎堆排队办证现象,办事大厅里井然有序。得益于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不动产登记“外网申请、内网审理”试点,市民通过网页版、微信版就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材料、申请办证。
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近年来,我市持续改革创新与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如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首创“两同步两优先两支持”电子证照应用机制,率先启用“企业营业执照自助服务终端”,推行办事承诺时限以小时、分钟为单位计算等,让行政审批不断提速增效。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一号、一窗、一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网络通、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服务通“五通”。取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318项、下放256项,调整合并75项,减证便民行动取消前置审批74项、申请材料2200份、证明材料104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和审查细则标准化、全公开。95.3%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群众办事满意率达99.99%,政务服务水平全省领先。
服务更便民 城市更智慧
去年,我市再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城市移动政务服务能力位居全国第四。
市民林先生的手机里有不少服务类APP,其中,“e福州”APP是他常用的软件。“可以查询医社保、公积金、实时公交和实时路况信息,还可以预约看病,非常方便。”
市民公共服务平台“e福州”整合了我市社会服务资源,面向市民提供政务、公共、商务服务等多元服务内容。“平台已对接43个委办局820个办事事项,注册用户102.84万。”市数字办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市还建成社区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市民政局、卫计委、人社局、公积金等十几个部门59项事项下沉社区综合受理,并面向全市100个社区综合受理点推广应用,构建“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后台分工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我市还在全国率先为全体市民免费发放实名数字证书,实现移动支付“一卡一码”;首创城市公共服务二维码支付标准,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率先建设“互联网社保”服务平台;率先启用社区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终端……这些工作进一步促进各办事部门政务服务相互衔接,让群众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都不用跑。
建设再提速 发展后劲足
“12345,有事找政府”,这句话在福州已深入人心。去年,福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并与省12345系统平台全面对接。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离不开良好的软硬件支撑,我市不断创新升级服务举措,提速各项试点建设工作。
去年,我市进一步整合各类部门专网,建设多运营商共建、多平面接入、全市统一的政务外网(智网),实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网格五级网络贯通,并扩容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
同时,建设完善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宏观经济、地理空间5大基础数据库,为各项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在业务部门共享应用。
改造提升公共信用平台和“信用福州”网站。至去年底,共接入各级信用单位422家,归集信用数据超过2.31亿条,实现与国家、省级信用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深化数据共享交换应用。我市建成福州市数据交换平台(二期)项目,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1.7万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开展政务数据归集大会战工作,对接卫计、医保、教育、税务、市场、司法等部门专网,预归集政务数据30.95亿条。
“今年,我市将重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与协同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市数字办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