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改造后的二环五四路口。 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林传枢/文 叶义斌/摄 【数据点击】 2017年,整治城区易涝点45个,埋设沿河截污管道70公里,清除内河淤泥211万立方米,清疏排水管网1020公里,打通断头河5条,城区43条内河基本消除黑臭。新建滨河绿道20公里、串珠公园70个。完成连片旧屋区改造42个、566万平方米,整治提升老旧小区35个。实施城区首批缓堵软硬件项目252个,平均车速提高6.83%。新建无害化公厕336座。造林绿化8.9万亩,种植大树21万棵,建成12条生态休闲步道、12个生态主题公园。 2018年,以“生态美”为目标,排查修复四城区排水管网1000公里,埋设沿河截污管156公里,改造生态驳岸73公里,新建串珠公园98个,建成晋安河畔旅游观光带,增加滨河绿地109万平方米,滨河步道270公里。全力推进51个片区、1041万平方米、3.82万户连片旧屋区改造,完成3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建、改建无害化公厕377座。新改扩建市政道路160公里以上,实施第二批385个缓堵软硬件项目,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500个。 昨日上午,三坊七巷旁的安泰河边游人如织、好不热闹。同一时间,在三叉街旧改项目征迁现场,涉迁户们对今后的新生活充满憧憬。治水和拆旧,是我市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去年一年,我市大力实施城区连片旧屋区改造,全力推进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凸显“水城”特色,加上休闲步道、生态公园、“厕所革命”同步推进,福州城变得更美更宜居。 这个月,81岁的江礼政老人和老伴搬进了刚装修好的回迁安置房,135平方米的住宅通透明亮,小区环境优美,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三叉街几十年的房子又破又旧,多亏旧改,我们才能住上新房。” 旧房变新房,生活也焕然一新。去年,我市完成连片旧屋区改造42个、566万平方米,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约1.8万套,全市完成回迁安置超过1.73万户。去年11月初,城区三年旧改攻坚战又拉开大幕,旧改项目已在福州“遍地开花”。 居住环境好了,生活环境也要更加宜人。围绕市民关注的内河污染“痛点”,城区102条内河被全面纳入整治范围。阳岐河摘掉“黑臭帽”;竹屿河一步步重现旧时“竹韵”……随着水系治理铁腕推进,曾让人掩鼻的内河脱下黑臭外衣,着上一身秀色,“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好愿景正一点点实现。 城市的宜居,更多体现在细节上,我市大力推行的“厕所革命”便是着眼于此。去年我市新建成城乡公厕347座,超额完成任务。同时,管理的市场化、精细化及严格落实的“公厕长”制,让“小厕所”写好“大民生”。 为把福州变得“更慢”,休闲步道和生态公园的建设不得不提。2017年春节前,全市12条休闲步道建成开放,让更多市民领略到榕城之美。2018年春节前,12个县(市)区又将各增一座生态公园,这12座公园总面积达493.59公顷,休闲步道总长51.36公里,将为市民带来全新的“生态福利”。加上配合水系治理建设的串珠公园,顺着内河蜿蜒呈现于市民眼前的,是带着休闲步道、青翠草木的新景观带。一个个开放的串珠公园,就像是河边藏匿的“珍珠”,等待人们去发现、去欣赏。 为把福州变得“更快”,目光又聚焦于城区缓堵。2017年岁末,继首批252个城区治堵项目后,福州再擂战鼓,启动了城区第二批缓堵385个项目,继续提升城市运转效率。首批实施的城区六大治堵项目中,二环五四路口、尤溪洲北桥头互通立交、华林高架跨站东路及浦上大道改造项目成效明显。围绕提高路网密度,优化城市中心区快速路网衔接的目标,地铁、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建设齐齐发力,为榕城提速加足马力。 109万平方米滨河绿地、3.82万户连片旧屋区改造、98个串珠公园、270公里滨河步道……一个个亮眼的数字,串起这座有福之城发展的新篇章,围绕“生态美”的目标,福州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宜居和美丽,写进成长的每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