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品质,省会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01-05 07:48:20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民盟福州市委会建议,我市今后的水系治理,应努力实现“三个结合”——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与周边绿化和公园相结合,与旅游相结合。”提案建议,提前做好我市旧屋区改造中教育资源的规划和布局,推进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优化教育设施布局。

品质,省会美好生活的向往

  流花溪三环互通-湾边水闸内河改造完成。

福州日报记者组 文/摄

怀着感情,带着责任。4日下午,在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时,市政协委员们谈感受、话感悟,为福州一年来在治水、治堵、城市更新等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效点赞。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省会福州更具颜值、气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发言中充满了对品质福州的期待。

治水可有更高远目标

【新闻回放】

2017年是福州的治水年。针对城区“饱受诟病”的43条黑臭水体,市委、市政府以“系统、科学、管用”治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治水。截至上月31日,43条黑臭水体均基本消除黑臭,向市民发出的上万份有效调查问卷,满意率在90%以上。

随着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按照“水清、河畅、安全、生态”的总目标,我市将持续深入推进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市建委给排水处处长朱宸熠介绍,今年,市区102条内河将基本建成截污系统,水质较好的河道要保持水质稳中有升,已消除黑臭的河道要确保水质稳定且进一步提升。

【委员有话说】

“内河是福州的血脉,我市水系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成绩鼓舞人心;着眼长远,福州水系治理还应该要有更加高远的目标!”政协委员们经过深入思考,对福州治水充满了更大的期待。

民盟福州市委会建议,我市今后的水系治理,应努力实现“三个结合”——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与周边绿化和公园相结合,与旅游相结合。

提案建议,可在内河沿线设立河名标识或碑铭,介绍开凿年代、历史变迁、历史典故、沿河古迹等,展示内河前世今生;因时因地建设沿河走廊和公园,把内河整治与绿色福州相结合,打造复合型立体式绿色城市。此外,还可建设从内河到闽江口甚至到入海口的旅游水道,让游客领略从河到江到海的不同景致。

致公党福州市委会提交了两件治水的提案——《关于在我市水系综合治理中提升内河生态文化内涵的建议》和《关于建设内河文化博物馆的建议》,建议我市以水系治理为契机,结合海绵城市、旧屋区改造、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在福州打造内河文化博物馆,着力形成一批可收藏可复制的内河治理保护经典案例。

提案建议,可由市名城委牵头,组成内河生态文化保护开发办公室,全面系统梳理内河历史文化脉络,汇编形成内河文化景观大全和旅游图谱。作为我市最长的城市内河,晋安河可立体开发,河面通船,河上搭桥,两岸建设串珠式文化走廊、公共图书馆、科普长廊等,引进水幕表演艺术。

“行”好与“停”好解拥堵

【新闻回放】

2017年国庆节,城区首批重点治堵六大项目中,二环五四路口改造、浦上大道改造(闽江大道至金洲南路段)、华林高架桥跨站东路、尤溪洲北桥头互通立交改造等4个项目,提前2个月建成通车。

在开展新堵情、新堵点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我市已启动第二批缓堵项目,紧盯路网通达性差、节点瓶颈多等问题,统筹规划了9大类253个硬件建设项目,今年完成99项,力求通过综合施策、系统治堵。

【委员有话说】

“优先发展公交及中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是缓解拥堵的有效途径。”市政协委员王艳玲建议,要解决现状路侧公交专用道上公交运能和速度提升的瓶颈,补充轨道交通运能和覆盖不足,提升公交在运行速度和服务品质上的竞争力。

王艳玲建议对慢行系统进行再造,通过核心区多层立体化,延伸轨道及公交服务半径,引导短距离出行向步行等绿色出行模式转移。同时大力发展中运量的快速公交系统(BRT),在近期形成网络,中期加密,远期与地铁形成合理分工。

寓堵于疏,市政协委员翁文庆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市城区道路建设与改造速度不断加快,但急速增长的车辆保有量令人、车、路矛盾日益凸显。

他建议,可根据城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划定一些不影响交通安全通行的路段作为临时停车泊位。如,在住宅密集区域现有的夜间停车位时间为“22:00~7:00”,与市民上下班时间相差较大,利用率不高。此类路段可适当延长停车时间,改为“21:00~8:00”,提高夜间停车位的实际利用率。

翁文庆还建议,优化整合居民小区内的停车场和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资源,促进停车资源交叉使用。如,白天,小区空闲停车场可提供给附近的单位车辆停放;晚上,单位停车场空闲可提供给附近居民停放车辆,缓解因停车导致可能的交通拥堵。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