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采访小分队采访橄榄种植大户张孔江(左)。 福州日报记者 林洪相 欧阳进权 通讯员 邱国文 黄冰蕾 文/摄 “这株的橄榄卖了6万元,那株8万元……”闽清县梅溪镇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橄榄种植大户张孔江一边巡查橄榄园,一边向福州日报社十九大精神宣讲采访小分队介绍他家的收成。昨日,宣讲采访小分队来到这里,与村民共同学习十九大精神,探访白河江因橄榄带来的巨变。 平均收购价每公斤400多元 白河江位于梅溪镇所在的闽江北岸,风光宜人。漫山遍野的橄榄树,就像一幅波浪起伏的绿色画卷。张孔江的橄榄种植园有5个,记者昨日探访的种植园,有80多株橄榄树,去年产出70多万元,今年挂果多于去年。 “我家一共种了1000多株橄榄树,下周开始大规模采摘,预计总产值能有两三百万元。”种了30多年橄榄的张孔江,对园内每一株橄榄树都了如指掌,在这片园子里,年产值5万元至8万元的橄榄树有不少,超过2万元的更是数不胜数。张孔江笑着说,金树银树都不如他家的橄榄树。 从外观看,橄榄只有成人大拇指一节大小。张孔江的看家品种有“孔江一号”“孔江二号”等,平均收购价每公斤达400多元。最好的一个品种叫三菱榄,每公斤市场价高达2000多元,按照每公斤110粒左右计算,每粒单价达20元。 记者在种植园看到,不同于普通橄榄采摘用竹竿敲打,白河江的橄榄,都是聘请工人手工采摘。采摘时,工人爬上数米高的竹梯,一粒一粒采摘,确保果粒不会掉到地上摔伤。如果不小心掉下来,身价就会减半。 全市14个奖项 5个来自白河江 同样是橄榄,普通橄榄每公斤仅卖几元,白河江橄榄为何能卖出如此高的价格? “我们的橄榄,大小外形看起来与别的地方差不多,但含金量大不一样。”张孔江说,这跟白河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这里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湿润,低温冻害少,还拥有中性沙质土,再加上多年来不断改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产自这里的甜橄榄口感清香酥脆、肉质细嫩、嚼之无渣、回味甘甜,深受广东、上海、天津和省内莆田、闽南一带客户喜欢。 虽然还没有开始大规模采摘,但白河江的橄榄已被预订一空。客商王礼营对记者说,在11月初立冬过后,他就开始向白河江的种植户预订,到上周光订金就花了近1000万元。 白河江甜橄榄历年屡获大奖。6日,由市农业局主办的2017年“福州市鲜食优质橄榄”评选活动,全市共60多个品种参评,全部14个奖项中,有5个来自白河江,包括1个金奖、2个银奖和2个铜奖。 村民富了风气也变好了 张孔江不是白河江最大的橄榄种植户,今年产量比他高的有好几户。 白河江自然村只有85户300多人,村里家家户户以种植橄榄为业,全村目前有橄榄树3万多株,去年全村产值3000多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扣除成本后,人均收入约12万元。 “村民腰包鼓起来了,风气也变好了。”梅埔村党支部书记黄可基说,如今村民在一起,话题都是如何种好橄榄,已经很多年没人赌博、买“六合彩”了。接下来,梅埔村将推动“白河江”橄榄品牌做大做强,同时引导其他自然村扩大优质品种面积。 白河江橄榄种植的良好发展态势,吸引了不少城里年轻人前来创业,福建白河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锐就是其中一个。陈锐的外婆家是村里种植大户,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3年前在村里创办了公司,帮助村里注册了多个橄榄品牌。在当地政府支持指导下,公司通过用活用好党的富民政策,并运用互联网等新手段新渠道,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带领村民抱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