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2017-12-07 06:57:36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2013年1月成立,由村里和华侨各出部分资金,霞溪村创建了侨联老人基金协会,设立20万“敬老”专项资金。”俞魁自信地说,下一步村里打算引资,把一处山涧改造成游泳池、鱼塘等景点,跟村里的公园、观光步道等连成一片,让乡村旅游成为村里的“金矿”。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村里新修的观光步道。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张志滨 林塨田 俞建强 包书平

霞溪村,地处闽清白中镇西部,四面环山,人少地少,资源匮乏,又无工厂,全村4.5平方公里,294户、1065人,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留下老弱妇孺留守……

霞溪村美,走进村子,一派翠绿的农田掩映在山水间;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水车在水流拍打下发出阵阵响声;水车斜对面,一座长约百米的木构长廊宛若腰带上的明珠,聚集了最高人气;长廊内,村民汇聚,大家或看溪畔杨柳依依,或赏肥鸭溪水,谈笑风生。

“你很难想象,过去我们村在白中镇很多都是排名倒数第一,穷第一、脏第一。”说起往事,村党支部书记俞魁直摇头,但眼下已经是大不同了,“村美了,脱贫了,生活好了,娱乐也多了,我们是福州市‘助力精准扶贫,树立文明乡风’试点村嘞!”

是什么,让霞溪村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新修建的水车成了村里靓丽的风景。

村子更美了,干群关系更融洽,村民们更像一家人

关键,就在5年前的那次“迎难而上”。

“说实话,全镇倒数第一我们都脸上无光,大家都很想改变这种现场,但是当时一直没有条件。”俞魁回忆道。但在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吹来,他们村的机会就来了。

“要抓物质扶贫,更要抓精神扶贫。村民文化素质提升了,思想观念才会改变,文明乡风才会形成;而文明乡风形成,又反哺村庄经济建设,巩固发展成果,形成良性循环。”俞魁如是说。

在时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市水利局下派干部陈增喜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并积极带动老党员,从自身带头做起,让河道整治、绿化、配置垃圾桶等举措逐一落实。仅取缔旱厕这一项,拆除157座,也就只花了一星期。

短短几年,霞溪村的变化颇大!光是从2012年到2015年,共筹措各项资金572.95万元,先后完成两座小山塘的除险加固,修建引水渠840米,河道整治347米,土地平整392亩,完成封山育林1000亩、补植林苗700亩,建设村水泥路约1200米,对4000多米村道安装了56盏路灯,对1800米的村主干道两侧进行绿化等。

值得一提的是,霞溪村新建了一个面积近6亩的文体广场。广场上的新式篮球场、舞池、廊桥、谈心亭等,成了村民们日常休闲生活最喜欢的去处。人居环境更美了,不但干群关系更融洽,村民们互帮互助,互爱互信,更像是一家人。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夜幕时分,妇女们跳起了广场舞。

脱掉贫困帽,做好“孝”文章,精神上的扶贫更重要

夜幕降临,村民跳广场舞的时间又到了。

53岁的钱秀英,是全场的领舞。“舞池建设的很好噢,比隔壁村庄的舞池大多了,你看今晚跳舞很多人都是外村来的嘞。”钱秀英笑着说,以前这都是田,晚上很黑,大家基本在家看电视。现在不一样了,可以散步,打篮球、跳舞,而且外地人都会来,可热闹了。

68岁的俞观希,原是村里贫困户,两个女儿已经出嫁,跟老伴相依为命。家有一亩多地,靠种菜卖菜为生,人均年收入两三千元。由于老伴患腰椎间盘突出,每年单药费开支就要近2万元,他成了因病返贫的典型。

“他们不但帮我脱贫,还让我当了合作社的生产队长。”俞观希说。由于具有丰富的种植蔬菜经验,2015年年底,他被安排进入村里的霞美农业合作社上班,负责160多亩秋葵的种植和管理。现在,每月有2000多元固定收入,在2016年底已彻底脱贫。

一人一户脱贫,远远不够。霞溪村共有7户21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通过就业转移、政策兜底等措施,帮助增收脱贫。在霞美农业专业合作社,俞观希带领着另几户贫困户一起脱贫,人均年收入1.3万余元,所有人于2016年底全部脱贫。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农民们在地里劳作。

“物质上的扶贫重要,精神上的扶贫更重要。”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张林承说,不放弃一位贫困户,要让每位贫困户融入我们的生活,共同生活在幸福家园里。

为此,村干部们达成共识,准备先从村里的老人入手,这也获得村里德望高的宗亲长辈支持。霞溪村在“孝文化”方面大作文章,成立了侨联老人基金协会,弘扬尊老敬老,让该村成远近闻名的“孝村”,并感染着年轻后代传承“孝顺”的家风。

2013年1月成立,由村里和华侨各出部分资金,霞溪村创建了侨联老人基金协会,设立20万“敬老”专项资金。72岁的村民俞端平,就是该基金协会的受益者。

“每月村里70岁及以上老人补贴30元、80岁及以上补贴50元、90岁及以上每月补贴80元。已经坚持了五年,从没断过。”俞端平满脸自豪地说。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俞端平正在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优秀文化,树立文明新风,让每位村民共享建设成果

霞溪村有500多年历史,先祖在明朝后期从福清迁来,独有的宗族文化几百年来像一根线,紧密地维系着每位村民的情感生活。

俞氏祠堂推门而入,文化墙映入眼帘,各种名言警句挂在墙上,祠堂内张贴着凝聚家族人心、传递正能量的乡贤募捐榜、家族名人榜等榜单……这些,大多出自村民俞端平之手。

“祠堂是我们村的文化圣地、精神家园。我们村老人会在祠堂,文化服务站在祠堂,侨联老人基金协会等也在祠堂。”俞端平介绍说,祖上很重视教育,退休前,俞端平是闽清白中中学的教师,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帮忙村里做些文化建设方面的事情。

这几年来,霞溪村以俞氏宗祠为平台,以血缘亲情和传统乡俗为纽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巧借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试点村的契机,积极开展信用等级评定等等。

家和万事兴,文明树新风。人居环境更美了,村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的民风更淳朴了,霞溪村致力打造“山美、水美、田园美、人更美、家园无限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霞溪村践行移风易俗。

闽清县霞溪村:劲刮“文明乡风”,助力“精准扶贫”

  霞溪村成立移风易俗宣传队、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

在文明乡风的建设中,霞溪村多措并举。如设立“讲文明树新风”专题宣传区域,以图文解说“二十四孝”“三字经”“霞溪村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开展“最美霞溪人”评比、提倡“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等系列活动;建立霞溪村农家书屋等等。

其中,该村还成立了移风易俗宣传队、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伍、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平安志愿者工作队等众多志愿服务队,把老人、妇女、老党员等力量统统发挥起来,为村里在环境卫生、净化民风、基建建设、帮扶脱贫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村庄未来,大家都充满信心。“村里上上下下一条心,没有什么事干不成。”俞魁自信地说,下一步村里打算引资,把一处山涧改造成游泳池、鱼塘等景点,跟村里的公园、观光步道等连成一片,让乡村旅游成为村里的“金矿”。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