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头寨前的古树。 32副楹联成“耕读家风”最佳代言 竹头寨位于白云乡的西南部,始建者黄萃容,号明官,故又名明官寨。整座寨建筑面积5608平方米,以戌辰兼乾巽三分为中轴线的轴对称图形,为土木结构、二进布局。全寨进出共有七个门,每条横向通道沟上都盖有“过水”相连。由于布局科学,百年来竹头寨不论遇上多大的暴雨,竹头寨内都没有发生过水涝。 庄寨居高临下,寨前的坡脚下是一片水田,与寨顶高差约30米,田垄之外是高度150米左右的护山。透过寨前的苍松翠竹,可以看见东南方向的山形如雄狮一般。在东面、西北面也同样能看到不同姿态的狮形山环卫,用竹头寨理事会负责人黄大锐的话说,这叫“三狮环护”。 黄大锐告诉记者,竹头寨黄氏是由白云村黄氏分支出来。在建寨之初,就极其在意地理布局。除了寨门前可见的“三狮环护”之外,寨子所处的小盆地更是由72座山峰环绕成内外两重屏障,被前人称之为“外障象狮捍门,内屏龟蛇扼口,左旗右鼓(象、狮、龟、蛇、旗、鼓均为象形山)”。此外,那72座山更被喻为孔门七十二贤,这也成了竹头寨黄氏耕读家风的一处由来。 竹头寨的木雕之美不胜枚举,其中那形态、数量众多的雀替足以让摄影爱好者拍上一整天。但更能为古寨代言的,还是那遍布在正厅、门厅以及两旁书院院廊上的32副楹联。楹联字体由白云清代书法家黄椿山等书写,细读里面的文字,有的讲述家族由来——“麟峰(白云古时名称)图麟世裔,虎丘绣虎人家”;有的教诲勤勉耕读,修身养性——“世间好事忠与孝,天下两图读与耕”;也有一些纯粹描情写景,别有生活情趣——“小窗多明使我久坐,入门有喜与君笑言”。 黄大锐说,这32副楹联几乎包含了整个竹头寨黄氏百年来积攒的家族文化底蕴,特别是“月桂无根种出诗书甲第”这句,更是反映了当时古寨所营造出的浓厚的耕读家训家风,鼓励这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