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械设备进场清理瑞特大厦建筑垃圾 福州新闻网8月1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文郑帅/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垃圾逐年增长成为不少城市“成长的烦恼”。近日,市政协召开对口协商会,围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这一课题,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助力我市加快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现状】 建筑垃圾成城市发展的烦恼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地铁及市政道路建设、旧屋区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据调研机构分析,2016年~2018年,我市或产生建筑废弃物6277万吨,需新建受纳场10个~12个。 根据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目前我市建筑垃圾主要通过堆弃或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因回收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大力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建筑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市政协课题组7月23日赴高新区、仓山区部分环保企业,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课题展开调研。 在南屿镇的窗厦渣土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建筑渣土、河道淤泥、城市污泥等被回收利用,通过烧结砖技术,制成一块块建设用砖。“运来的渣土绝大部分用于制砖,而从中拣出的石块则用于填压地基。”项目负责人陈少明介绍,项目规划建设4条生产线,1年可“吃掉”120多万立方米建筑垃圾。 在城门镇胪岐泥浆处理厂,首条生产线已开始运行,日处理2000立方米~3000立方米建筑泥浆。厂长阮克兴说,从泥浆中分离出的水可用于内部循环使用,砂用作建筑底料,土则制成新型建材原料陶粒。 【建议】 实施“五个一”助力建筑垃圾资源化 对口协商会上,市政协委员提出“五个一”建议,即成立一个市级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一套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一个专项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搭建一个综合信息平台。 具体为,建议政府协调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列入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中,优先开辟相应的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法可依。 建议政府部门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制定一个专项发展规划,科学考虑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项目选址、产业布局、发展方向、环境监管等问题;出台一系列扶持资源再生企业的政策,完善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再生产品应用的扶持,搭建一个全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实时监管并提供更好服务。 市民革、市九三学社也针对建筑垃圾减量化和分类问题、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规范二次装修拆除等,提出相应建议。 【回应】 建筑垃圾资源化驶入“快车道” 今年5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试行)》。6月,我市首个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启动区)综合楼封顶。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确定42个项目约234.5万平方米建筑采用建筑产业化方式建造。2020年底全市要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 我市还出台了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全装修的实施意见。近期,市经信委正牵头组织编制《福州市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产品推广使用办法(代拟稿)》,拟在房建与市政、交通、水利建设项目中推广再生建材,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 与此同时,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也在积极推进。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除高新区窗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外,城区周边已建成仓山胪岐、高新区聚力、闽侯庄尼、鑫闽榕4个泥浆集中资源化处置点,日处理泥浆5000立方米以上,基本满足目前市区泥浆处置需求。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晋安区、连江县、高新区还将完成1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任务,长乐市、闽侯县、永泰县各完成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