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福州环保部门专项行动常态化 织就生态环保安全网

2017-08-03 07:46:41 莫思予 吴隽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福州市织就生态环保安全网

  执法人员在在二环路与福飞路口开展车辆尾气超标检测。记者廖云岚 摄

福州新闻网8月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吴隽/文廖云岚/摄)在福州,环保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手持斩“污”利剑,日夜呵护着清水蓝天。年初以来,我市开展“清水蓝天—利剑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常态化、各级部门联动执法、多种手段监督企业,织就了一张生态环保安全网。

专项行动常态化

昨日下午3点,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机动车排气管理大队联合交警部门,在二环福飞路口开展排气污染专项整治(如图)。

“麻烦停车,配合检查。”交警杨强刚指挥一辆白色中型货车停在高架桥下,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就“钻入”车底,将仪器接到车辆的排气管上。

“尾气超标,请按时修理并缴交罚款。”环保执法人员严忠辉看着仪器上超过国家规定的数值,边告知车主,边着手填写限期治理通知单等材料,并由交警暂扣行驶证。

在执法人员默契配合下,约1小时,便查到3辆超标排放车辆。

“排气污染专项整治,现在每周都会在四城区开展三到五次。”严忠辉说,其间还穿插着对公交车、物流车等停放地的定点检测,该项专项整治已然“日常化”。

“今年很多专项行动都常态化了。”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陈立告诉记者,在加强日常抽查的基础上,支队还根据监测指标及实际情况,精心部署多个专项行动,包括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城内内河水系专项整治、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等,与日常执法有机互补,全方位打击重点环境违法行为。

“我们‘最高纪录’是连续45天无双休。”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大队长毛行云说,为了守住福州的清水蓝天,支队上上下下“接力”在岗,白天黑夜不间断加强执法。

联动执法力度大

4月初,晋安区环保局会同省环境监察总队、市支队,共9名工作人员,“远赴”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后垄组下尾洋,在距离高速路不远处,“搜寻”到群众举报的一家疑似排放废水的建材公司。经过监测部门检测,该公司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悬浮物浓度超标。随即,晋安区环保局责令其停止生产,并处以25万元罚款。目前,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作进一步查处。

“现在,和省、市级环保部门的联合执法越来越普遍,我们基层队伍也能边学边查,越来越专业。”晋安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年初以来,他们与公安部门的合作也愈发密切。“这样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大,处理更快!”

上下级联动也成为“标配”。“市支队各大队挂钩一个县(市)区,配合检查,两级联动不断深化。”陈立告诉记者,省、市级环保部门与县市区环保部门的沟通密切了,各级执法人员心齐了,协同作战自然“事半功倍”。

“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情况也不复存在。”陈立表示,现在,依托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的“清水蓝天—利剑行动”,部门间的“壁垒”被打破,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效应加大了。

多样监管无死角

鱼虾出现异样,周边养殖户顿生疑云。是不是水质出问题了?

6月6日,福清市环境保护局执法、监测人员沿着群众反映的溪流,排查到上游的一家厂房。“这家厂房布局别有用心,一个角落堆满了各种设备和杂物。”福清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林游华说,根据经验,执法人员当下就清空障碍。随后,一个隐蔽的违规镀槽暴露了。此外,该公司未通过环评审批擅自建设喷涂塑粉工序、配套环保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废水超标且直排雨水沟等一连串违规违法行为被揪出。

“有些企业违法手段隐蔽,此时群众就成为了我们的‘眼’。”陈立说,在“清水蓝天—利剑行动”中,各级环保部门通过发动线上、线下全民参与,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此外,支队还部署建立“双随机”(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检查执法人员)抽查机制,实行重点企业在线监控,推进企业信用评价,让环境监管无死角。

上半年,“清水蓝天—利剑行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处罚842件,位居全省第一;涉及金额共2366万元,为全省第二。适用配套办法案件明显上升,位居全省第二,其中按日计罚2起,查封扣押172起,限产停产1起,移送拘留20起,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6起。“仅处罚金额就相当于去年全年的2倍之多!”陈立说。

目前,我市“清水蓝天—利剑行动”已进入第二阶段,结合环境执法大练兵,环保执法人员再次掀起“比学赶帮超”热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