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什么叫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 根据其自然属性,毒品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形成瘾癖的药品。它包括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合成麻醉药品类等。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它包括抗抑郁药、苯丙胺类药品、催眠药、致幻剂等。 麻醉药品:罂粟、鸦片、海洛因、可卡因、大麻。 精神药品:冰毒、K粉、麻古、摇头丸、神仙水、甲卡西酮等。 毒品的危害 一旦吸食上毒品,对个人、家庭还有社会都将带来严重的危害,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因吸毒者的幻觉容易产生恶性案件。 对个人的危害:吸毒导致免疫力低下及病变,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急性或慢性精神障碍、性功能障碍、肺炎、肾功能衰竭、呼吸道疾病等;吸毒人群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短10年至15年;吸毒者由于共同使用一个注射器,极易传播艾滋病病毒。 对家庭的危害: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吸毒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还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父母吸毒对胎儿和儿童生长将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痴呆、残疾的婴儿就是因父母吸毒所致。 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者可能产生妄想和幻视幻听,伴随暴力行为,吸毒后伤人、驾驶肇事等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公共安全;吸毒者为获取毒资而走上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毒品消费促进制毒贩毒行为,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如何拒绝毒品 1.警惕毒品陷阱:为了解决毒资,很多吸毒者会采取各种手段引诱他人吸毒。比如,“吸毒能治病”、“吸食冰毒很时尚,有钱人才玩”、“偶尔玩一玩不会上瘾,可以彻底释放压力”、“玩这个就是提神,还可以增加性能力和减肥”。当你身边的人以老乡、工友的身份向你推荐毒品时,请远离他们并报告公安机关。 2.谨慎出入治安复杂的娱乐场所:进出歌舞厅、酒吧、洗浴场所要保持高度警觉,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避免因误食毒品而上瘾或遭到性侵犯。 3.关注留守妇女、儿童:妇女、儿童是弱势群体,也是容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群体。家人之间要经常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干预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 4.不为他人保管、携带、买卖不明物品:近年来,贩毒集团常常采取诱骗和胁迫的方式,利用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残障人员等从事贩毒活动。如果帮人携带的物品是毒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可能被认定为贩毒者的同谋。 什么是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 美沙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属于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美沙酮维持治疗是针对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依赖者采取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较长时间或长期服用美沙酮口服液,来治疗药物成瘾者对于成瘾物质的身体依赖问题。这种方法要求吸毒人员每天到指定地点,在工作人员监督下服用一定剂量的美沙酮。福州市目前在台江、仓山、晋安、福清、长乐、连江、闽侯等地已设立多个美沙酮药物维持门诊点。 几种戒毒模式 我国当前的戒毒模式有: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 社区戒毒: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吸毒成瘾人员责令其到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与当地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签订戒毒协议,戒毒人员根据协议在社区内积极参加三年有针对性的各项戒毒措施,从而实现戒除毒瘾、康复身心和回归社区的效果,社区戒毒期限为3年。 社区康复:主要是为巩固其他戒毒措施(主要是强制隔离戒毒)已有的戒毒成果,公安机关视情况责令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或者戒毒人员自愿到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会化导向康复性为主的戒毒措施。 吸毒要受什么处罚 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福州市禁毒委员会二维码 |
相关阅读:
- [ 03-29]《非凡任务》曝预告 致敬“隐秘而伟大”的缉毒警
- [ 03-29]《非凡任务》致敬一线缉毒警察 再现经典《无间道》
- [ 01-03]缉毒警花李文燕:孤身入“毒穴” 险遭死亡威胁
- [ 08-04]澳大利亚年度缉毒量创新高 日均抓捕367名毒贩
- [ 07-12]台湾联合缉毒行动三天拘捕525名“药头”
- [ 07-12]台湾联合缉毒行动三天拘捕525名“药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