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忠胜(右)将办寿宴的50万元捐出,成立爱心基金会。
福州新闻网6月26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陈丹 徐文宇/文张旭阳/摄)2016年1月17日晚,长乐古槐镇中街村南石自然村文化中心。
几十张桌子依次排开,喜气爆棚,许多村民满怀好奇心,期待惯例中的压轴“大菜”上桌——分钱。
村民们知道,今晚的主角是个“大金主”,出手一定非同凡响。
这位“大金主”就是旅法侨胞、知名企业家石忠胜,当晚他办60岁寿宴。按当地风俗,至少得宴开百桌,大发红包。
但这寿宴却“不尽如人意”:没有红红火火大排场,没有饕餮盛宴,没有惯例中的“压轴大菜”。在议论与质疑中,石忠胜宣布:成立爱心基金会,捐赠50万元。
前天下午,这位华侨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我是古槐镇第一个吃‘移风易俗螃蟹’的人。我顶着宗亲朋友压力,做了许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像石忠胜一样,在长乐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把发红包改成做慈善的,还有不少龙头企业的老总、华侨、乡贤。
老人怕过生日
怕到得抑郁症
“到长乐喝酒!到长乐拿大红包!”
说不清是谁起了个头,发了家的长乐人,开始在红白喜事上做文章,大摆宴席,向宾客分钱,攀比斗富愈演愈烈。
2012年,长乐一位老人去世,办160桌酒席,席上每位宾客可分4000元钱,光分钱就要花640万;2013年,一名企业家嫁女,除主婚场外,还有多个分婚场,婚宴摆了300多桌,场面相当豪华;2014年,一名老人的寿宴,办酒席90多桌,并向每位宾客分发3245元……
这些来自长乐的真实故事,在全国媒体、网络上广为流传。
在古槐镇中街村,此风同样盛行。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于此的石忠胜,1992年移居法国巴黎,从一名洗碗工做起,投资兴业、收获财富。
2015年11月25日,本是他60岁寿诞。按照他的经济条件和村里的风俗,大摆寿宴,给宾客分红包,绝对不能少。村里老少翘首以盼,期待见证这个“大金主”的豪爽。
石忠胜却犹豫了。
“做寿本是喜事,可村里不少老人却愁眉难展,不敢去敬老院,就怕遇到人会问什么时候做寿,怎么操办。”前日下午,和记者说起自己的感受,石忠胜不无感慨,“老人们担心办不好没面子,可是要办好,至少花几十万,甚至逼得子女举债,一些老人只好躲在家里,隐瞒着岁数,有人甚至得了抑郁症,动了轻生念头。所以当时我就想,此风气不刹,老人们如何颐养天年?”
60岁寿宴从简
省下50万捐基金会
与此同时,石忠胜也注意到,长乐市移风易俗新风悄然兴起。镇村干部常常入户宣传、谈话,可是虽然人人自知陋习该改,却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
“我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发红包。”石忠胜说。
他带着自己的想法和镇村领导商量,从2015年底开始策划,在寿宴之前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将要发的红包作为第一笔钱存到基金会。
“镇村领导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但和起初担心的一样,来自宗亲、朋友的压力和争议很快就来了。有一半的亲友赞成他,还有另外一半的亲友反对。
这场村民翘首以盼的寿宴,在2016年1月17日举办。令村民吃惊的是,当晚,寿宴只是简单宴请宾客,而且不发一分钱,更像是一场慈善活动。晚宴上,石忠胜当场宣布成立“中街爱心基金会”,并把原本要包给来宾的50万元钱全部捐献,用于帮助贫困家庭。
石忠胜成了全镇首个办寿宴不分钱的富豪。令他没想到的是,那场特别的寿宴结束后,村里乃至镇里,分钱陋习似乎一夜“刹车”,不再有一家人办酒分钱。
预估100万元婚宴
企业老总只花10万
和石忠胜一样,长乐市广丰纺织有限公司老总许典楷,也是带头倡导“移风易俗”的企业家之一,深知带头移风易俗的压力。
“我们做企业的,吃过很多人的酒席,有很多人情债要还,不多摆几桌,不分钱,讲不过去,会被人骂。”前日听说要采访移风易俗,许典楷特意从福州市区赶回长乐。
许典楷是金峰镇凤阳村人。金峰的大操大办在长乐都是出了名的,但他说,村里镇里的人其实并不引以为豪,而是深受其害。
今年4月儿子结婚时,许典楷选择了移风易俗,压缩办酒席规模。许典楷说,若不是响应政府号召,他儿子的这场婚礼预计要办80~100桌,一人按1000元分红包,整个婚礼红包就要花100万元。而他最终把酒席压缩到35桌,只请至亲,而且席间一分钱也不分,整场婚礼只花了10万多元。
婚礼上没有捐赠
不希望慈善成负担
“移风易俗,我们企业家也是很赞成的。这在人力、财力、精力上给我们减轻很多负担。”许典楷说,酒席上分钱其实是“伪习俗”,近10年才出现。
他说,从前家人去世,亲友送葬辛苦,丧主就会买水、买点心,后来演变成送脸盆、桶、锅等,再到后来,觉得买东西麻烦,干脆分钱,你家50元,我家100元。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分钱数额也越来越大,渐渐丢失了传统习俗的意义,成了攀比斗富。
这一两年来,许典楷见证了金峰镇革除陋习,深知背后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
2016年起金峰镇各村组建了红白理事会,推行酒席申报备案制度,禁止操办红白事以外的其他酒席。操办婚丧事者,需提前向村(居)委会申报,经审批后签订承诺书。建立月报告制度,严把党员干部婚丧喜庆操办酒席申报审批关。设立移风易俗举报电话,24小时接受群众监督。在全镇19个村、2个社区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并将移风易俗工作写入村规民约……
去年11月,金峰村知名企业家李景云和李景忠,就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主动缩减为父亲操办丧事的规模,把节省下来的200万元资金捐献给金峰村慈善公益基金会,成为全村乃至全镇移风易俗的典范。
问到许典楷是否也在宴席上做捐助,他说,“平时都有捐赠,宴席上并没有。”他解释,当时也有考虑捐钱,但村支书制止了。村支书说:“宴席上一个人捐助,别人跟着,容易形成压力,反倒变成了攀比。”他觉得有道理,就在平时捐赠,这样自然而然最好。
婚宴省下30万元
助建家乡净水厂
“婚事新办……婚车不超过5辆,拱门不超过6个,花篮不超过20个,婚宴菜肴不超过22道……”长乐首占镇旧墙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宣传移风易俗“应知应会”内容的宣传栏。
前日上午,首占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林麟讲述了镇上第一个带头移风易俗的企业家林金华的故事。
“他在儿子的婚礼现场,当场表示不分钱了,从俭办婚事,把节省下的30万元,以儿子的名义捐给村里的自来水改造工程。”林麟介绍,林金华是华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1月12日,儿子结婚,他本打算每个宾客发2000元红包。镇村领导提前得知后,特意找到他做工作,而移风易俗也正中了林金华下怀。
原来,之前他就了解到建净水厂正需要用钱。于是他和儿子商量决定,借着从俭办婚事,不仅倡导移风易俗,而且把节省下的30万元,捐给村里这项自来水改造工程。
在许多乡镇,出现了许多林金华、石忠胜、许典楷这样的企业家楷模。
去年10月,金峰镇金峰村行云里自然村,知名的企业家陈金福小儿子结婚,本来起码也要办100多桌酒席,而他响应政府号召,将酒宴规模缩减到30桌左右,连表兄弟都没请,还带动身边亲友积极践行移风易俗。
去年12月,长乐企业家“领头羊”、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倡议“不讲排场、承担社会责任”,得到长乐企业家的热烈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