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飞路人行道上堆垃圾,下雨后成泥浆路 江厝路附近一块绿化带高出路面许多,泥浆流到路面 金祥路绿化带土壤裸露,下雨后成黄泥路 东南网6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王林成 刘世泉/文 林丹 毛朝青/图) 关注理由 近日,福州城区连降大雨。大雨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虽然福州城区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积水,但市民发现,在一些路段雨水夹带了泥土、建筑垃圾,对路面造成了污染。福州的雨水,落地后不再白花花,有些甚至成了“黄泥汤”。该现象与绿化带堆土过高、垃圾乱倾倒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记者了解到,针对此类问题,福州市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市民呼吁城市管理应更加推崇精细化的理念,不仅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推广,小区、商场、工地等责任主体的日常管理也应更加精细。 [现场]路边建筑垃圾乱倒 雨水成“黄泥汤” 在福飞南路泉塘新村对面,人行道上突然多出一堆宽约1米、高约2米的建筑垃圾。近日雨水一冲,渣土变成泥浆流到路面上,行人路过都要格外小心,生怕踩到泥浆滑倒。 金祥路和建新中路交叉口西南侧,绿化带里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大量的土壤直接裸露在外,一些私家车也停在绿化带上,进一步破坏了残留的植被。此外,绿化带内的土层高于人行道,还没有路沿石。下雨时,雨水直接将裸露的土壤冲到路面上,形成黄泥浆。 前天上午,记者将金祥路和建新中路交叉口堆放建筑垃圾的问题反映给金山街道。“这些建筑垃圾是附近居民和单位偷倒的。”金山街道环卫所表示,已对该区域的建筑垃圾进行了处理,今后将加大巡查力度。 绿化带堆土过高 雨天泥浆满地路难行 前天下午,在福飞南路泉塘宿舍对面,记者看到,一处绿化带因堆土过高,且植被稀疏,雨水一冲,泥土就成了泥浆被冲到了人行道上。 除了福飞南路,江厝路榕桦医院旁一临时绿化带上,堆土层高出路面十几厘米,且没有路沿石,大量的土壤被雨水冲到路面,让整个路面布满泥浆。 “这大概有好几个月了,一下雨,这条路就泥泞不堪,走路要特别小心。”附近一居民表示,过往的车辆还会将此处的泥浆带走一段距离,让一百多米的路段都变成“泥浆路”,影响附近居民出行。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鼓楼、仓山、台江和晋安的一些路段都存在雨天因垃圾乱倒、堆土过高等造成污染的问题。 [对策]园林:新建绿化带 堆土要比路沿石低5厘米 海都记者将城区一些绿化带堆土过高的情况,反映给了福州市园林局。市园林局第一时间组织养护单位前往查看,并表示将尽快整改。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将先降低土堆高度,然后再为裸露的部分种植上草坪等植被,以避免雨水冲刷污染路面。”福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来,他们在全市范围内巡查,发现有堆土过高的情况就立即组织整改。 该负责人还介绍说,除了对现有绿化带进行整改外,他们还要求新建绿化带堆土必须比路沿石低5厘米。通过这样的规范做法,建立起绿化带“降土层”的长效机制。 城建:收集净化初期雨水 防止污染内河 从水环境的角度来看,初期雨水不可避免会夹带一些尘土、垃圾等,会对内河等水体造成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从福州市建委了解到,眼下福州正全力推进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在内河整治中,就针对初期雨水,提出了专门的治理方案。 福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普遍地设计了收集初期雨水的调蓄池,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以防止污染内河。 据介绍,这些调蓄池的蓄水量一般在数千立方米,主要设置在沿河的景观带下方。沿河雨水管网经过升级后,在降雨刚发生的阶段,可以将初期雨水汇入这些调蓄池。调蓄池内的污水,将被送往污水处理厂,或者就地处理后,重新回到内河,提升水体的流动性。 [声音]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 可提升城市品质 对于福州一些路段绿化带堆土过高、建筑垃圾乱倾倒导致雨天变泥浆路的现象,一些市民表示,这些细节值得重视,城市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市民张女士说,雨后留下一地的泥浆,这会严重影响市民出行,也影响城市形象。“近年来,福州在城建、绿化、市容等方面的管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近日连续的大雨像一面镜子,能照出相关部门在平时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小区、商场、工地等方方面面的管理水平也必须提升,才能避免类似现象再发生。” “大雨给城市带来了洗礼,留下的应该是更干净的市容,而不是一地的泥浆。”市民黄先生说,一些问题在雨天暴露出来,这说明城市管理还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更加精细化管理。只有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榕城的城市品质才能进一步提升。 |
相关阅读:
- [ 06-19]61条道路雨水管网“清肠” 污水雨水“各行其道”
- [ 06-17]福建周末雨水减弱 下周再迎强降水
- [ 04-27]榕城今天气温比昨天约降10℃ 今起雨水逐渐减少
- [ 03-18]榕城下周一最高25℃ 雨水天气依旧
- [ 03-07]福州本周阴雨相伴 今起三天高温逐渐回升
- [ 02-24]雨水稀缺 台湾多县市下月起限水
- [ 02-18]“雨水”时节田管忙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