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州> 正文
分享到:

连江创建肉燕作坊集中作业园区

2017-05-22 10:39:21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也是最基本的民生。这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大提高了丹阳肉燕经营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丹阳肉燕小作坊园区发展。

连江创建肉燕作坊集中作业园区

连江丹阳市场监管所深入小作坊开展监管工作。

强化监管执法 保证食品安全

有了政府的扶持,丹阳肉燕经营户更有了信心,丹阳肉燕小作坊园区的发展初现雏形。然而,目前丹阳肉燕尚没有一家取得知名品牌商标、福州质量奖,肉燕企业尚无专业经营人才(例如高校毕业生以及食品专业人员),肉燕企业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未经过专业业务培训和学习,多凭着自己的经验加工肉燕。

肉燕加工场所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加工场所不达标,肉燕从源头到餐桌存在责任不到位,社会大额资本尚未投入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肉燕交易集散地。

此外,还存在标准化监管不到位、产业规模小、市场拓展能力欠缺、肉燕加工相关人员和场所设施跟不上市场发展等问题。

该如何保证小作坊的食品安全?连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总监谢家文提出了“一二三四”四步走的举措,努力破解食品小作坊监管难题,彰显连江县市场监管部门扶持丹阳肉燕小作坊产业园区发展的决心和信念。

树立一个理念。树立服务丹阳食品发展的理念,真心扶持、热心服务、细心指导,让广大肉燕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发展壮大。

结合辖区肉燕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本着严格监管、注重培育的原则,在打击取缔生产条件恶劣的小作坊的同时,围绕示范创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经营者的培训力度,引进从事肉燕专业人才,鼓励其在丹阳园区创业,为他们提供平台实现个人价值。

对丹阳民众在外从事肉燕行业予以大力支持和鼓励,在肉燕原材料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包装环节、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经营者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督促具备条件的小作坊业主投入资金改造升级肉燕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示范促规范,形成健康生产经营意识。

把好两个关口。一是把好肉燕生产经营主体关,确保肉燕小作坊产业园区的证件齐全。同时,对环境卫生、加工设备进行检查,要求经营主体改善加工条件;对原材料进行检查,要求经营主体履行好进货查验制度,确保原材料来源合法、质量合格;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查,严格禁止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证及从业人员是否按规范操作;对成品包装材料和标签进行检查。通过监督检查,确保肉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到“五个到位”和履行“五个承诺”。

二是把好肉燕产品质量关,积极开展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加强对丹阳镇的肉燕第三方检测或食品快速检测服务,将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全面掌握食品质量状况。

发挥三个优势。一是发挥商标监管职能,在日常监管的同时走访企业,积极宣传对新申请注册商标企业给予奖励,对评上市级知名商标、福州质量奖和老字号的肉燕企业重金奖励,鼓励企业申报福州市知名商标或福建省著名商标,保证政府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发挥广告宣传职能,大力支持丹阳肉燕在印象连江、海连江、县食安办等微信平台或连江电视台开展宣传。

三是发挥小作坊监管职能优势,要求肉燕店提质升级,原料要保证质量、安全,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满足市场的新需要,餐厨具要保证效率、卫生,引导食品小作坊争创省市县级示范小作坊。

力争四方共赢。积极谋划推进建设丹阳小作坊集中工业园区,建立肉燕、线面等传统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充分发挥丹阳商贸旺镇辐射作用,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提升丹阳小吃整体知名度。

加强丹阳小作坊工业园落地,加强互联网建设,筹建丹阳肉燕小吃协会和微信群,形成信息和资源共享。整合肉燕、线面、豆腐等作坊,加快丹阳肉燕的转型升级,推进肉燕的全产业链供给侧改革,发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增加企业收入、方便群众就业,从而实现政府、市场监管部门、企业、农民四方共赢。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