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到肉燕加工作坊检查食品安全。 小作坊发展迎来新机遇 肉燕也被称为太平燕或太平宴,是福州地方肉类风味小吃中的代表,“丹阳肉燕、百吃不厌”在连江成了人们的口头禅。特别是丹阳守明肉燕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大大提升了丹阳肉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截至目前,仅连江丹阳镇就有三家肉燕食品加工厂,15家肉燕店,年销量200吨左右,年产值1000万元,从业人员200多人,在连江城关和外地有近50家丹阳肉燕店,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肉燕近年来成为丹阳小吃的一张金名片。 2016年丹阳、蓼沿45家石板材加工企业全部与政府签订关停协议,这标志着连江县丹阳所有石板材加工企业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丹阳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使丹阳肉燕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在加强行业整治的基础上,丹阳镇政府引导肉燕加工企业走标准化生产经营之路,着手规范全镇肉燕的产业化、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出台扶持政策 提高经营积极性 为推进丹阳肉燕产业发展,连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丹阳市场监督管理所牵头成立了丹阳肉燕协会,并推动肉燕加工小作坊集中作业园区的创建。 今年初以来,镇政府多次召开肉燕产业发展座谈会,召集相关部门对丹阳肉燕产业经营现状、产业措施、发展瓶颈、未来发展思路和扶持政策等具体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实质性地推进丹阳肉燕产业发展,力求肉燕产业健康生态有效发展。 一是树品牌。对于从事肉燕经营的企业、小作坊、个体工商户,补助一半注册商标费用;评上市级知名商标、福州质量奖给予2万元奖励;评上省级著名商标、名牌质量奖、老字号给予5万元奖励。 二是广宣传。在丹阳镇高速路口设立大型户外广告牌,宣传丹阳肉燕,在智慧连江网站进行宣传,设计丹阳肉燕标志。 三是拓市场。鼓励丹阳民众在外经营肉燕店,满一年验收合格给予2万元资金扶持(共20家肉燕店)。 四是精细化。鼓励丹阳肉燕改良升级,适应当前社会要求,使用小型化、便捷化包装,前十家企业、小作坊给予2000元补助。 这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大提高了丹阳肉燕经营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丹阳肉燕小作坊园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