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从闽江畔的高空俯瞰,由一条条流线型钢板衔接而成的“茉莉花”已经初绽芳容,她将钢铁的坚硬与闽江的温婉融合起来,尽显建筑之美。7月,海峡文化艺术中心5大建筑屋面将完成铺装。明年6月有望开放。
歌剧院内部正在加紧施工。记者 郑帅摄 建造“茉莉花”难度 不亚于广州“小蛮腰” 李傲有个习惯,就是每月15日和月末最后一天,让他的无人机飞到“茉莉花”上空拍一张“定妆照”。一墙65张照片,记录了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的蝶变。 “来来往往的工人像潮汐变化,它的峰值将出现在七八月份,总人数可能突破2000人。”李傲说,那时会有1000多名装修工人在歌剧院施工。 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它是5座建筑中最大的,记者带着疑惑,步入这个还在初装的“花瓣”内部。记者看到,舞台之外处处圆润,“可是圆得不规则、不对称”。站在舞台前方,听到一人顽皮地喊了一声,回声弥散开来。 “这种设计是经芬兰大师成千上万次调试后确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好的收声效果。”项目总工程师付绪峰说,为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水泥墙面层的石膏板,全部需要3D打印,随后将每个模块运到现场拼装。最表层的陶瓷,需要一片片严丝合缝地组合。 “总计约16万片,其中歌剧院要用10万片左右。”付绪峰说,代表海丝元素的陶瓷片,每片都要根据所处位置的声学光学要求,做到“凹凸有致”。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