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街头种了不少茉莉花。(资料图) 茉莉花入闽2000多年了 茉莉原产哪里?邱泰斌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波斯(今伊朗)。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茉莉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广人栽莳之。”另一说来自天竺(今印度)。宋代郑域在《茉莉花》诗中写道:“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而西汉初年,政治家陆贾在《南越行纪》书中记载:“南越之境(今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耶悉茗花、茉莉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这说明西汉时期茉莉花已传入福建,至今已逾2000年。 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露天栽培茉莉花的自然条件,因此逐渐发展为茉莉花都,茉莉花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宋时重视‘香疗’,国人充分认识到茶和茉莉花的保健功效,茉莉花有安神、解抑郁、中和下气的功效,所以宋时福州开始用茉莉花制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到清朝咸丰年间,随着福州的对外交流,以及慈禧太后对茉莉花的偏爱,福州茉莉花茶逐渐成为贡茶。”邱泰斌说。 “五口通商”以后,福州茶市成为我国三大茶市之一和著名的世界茶港,茶叶年出口量达400万磅,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35%。上世纪30年代,福州茉莉花茶成为我国销量最大的茶叶品种。冰心曾经写道:“中国是茶的故乡。我的故乡福建既是茶乡,又是茉莉花茶的故乡。”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均为福州出产。有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福州有近千家茉莉花茶厂,仅城门镇就有400家以上。 “灯的玉兰花,在故乡墨蓝的夜幕里开放;温柔的光辉照着,灯下卖茉莉的小故娘……”陈子明30年前创作了这首诗《卖茉莉的小姑娘》,并发表在《福州晚报》上面。它描绘了夏日榕城特有的卖茉莉花的街景,表达了福州人的茉莉情结。陈子明说:“福州家家户户都喜欢茉莉花,茉莉花茶是身在外地的福州人解不开的乡愁、放不下的情结。” 2011年,福州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称号。次年,福州茉莉花茶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名茶”称号。201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列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同年8月福州正式颁布《福州市茉莉花茶保护规定》,内容包括茉莉花的种植、茉莉花茶的加工制作和茉莉花茶品牌的保护等,明确城市园林绿化应当规划种植茉莉花,突出茉莉花景观效果。目前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辐射周边面积1.8万亩,茉莉花茶年产量1.5万吨,产值20多亿元。 为何要建市树市花公园? 现在很多城市景观雷同,包括园林绿化景观,千城一面,没有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市园林局总工林诚认为,市树市花历史悠久,是千百年来积淀的福州城市特色。榕树精神、茉莉文化,体现了福州的城市精神,是福州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新一届市领导提出要弘扬榕树精神、茉莉文化,建设市树市花主题公园就是为了传承文化,彰显城市特色。 市园林局有关人士说,选择建设榕树和茉莉主题公园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市树市花都有特色。榕树的精神,体现了福州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与当今倡导的敢拼创业精神契合。茉莉,洁白清香,清新雅致,为人们所喜爱,符合福州人有内涵、低调的性格特征,而且茉莉谐音“莫离”,代表家庭和谐美满。 二是目前福州一些大型公园感觉上都差不多(动物园、儿童公园等专题公园除外)。为了突出主题,避免同质化,因此考虑建设一些专类公园。如果建市树公园,不仅有本地的大叶榕、小叶榕,还会引进其他品种。如今公园或道路旁种植的茉莉花比较零散,建设茉莉主题公园时会引进别的品种,系统地介绍茉莉花的来源和用处,以突出市花的地位。 针对如何建设的问题,林诚认为,福州茉莉花原先主要用于花茶生产,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茉莉花种植面积缩小。茉莉花适合生长在滨水洲地,因此农业部门最好划出农业保护地和田地,恢复茉莉花田园景观,并进行必要的景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茉莉主题公园,应以传统茉莉花为主,再搭配种植近缘茉莉,比如非洲茉莉、双色茉莉(也叫鸳鸯茉莉)、紫茉莉(三角梅),这是因为传统茉莉冬季休眠期长,这样做可以兼顾景观效果。而且,应该在现状绿地上多种茉莉花,并开展“清新茉莉、飘香万家”活动,让茉莉花进入千家万户,进一步推广茉莉文化。另外,加强资源整合,农业、园林部门对适应性强的茉莉品种进行收集整理和科学研究,茶企则应推广茉莉花品种,丰富各品种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