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10月25日讯(记者 朱榕)“新西河治理得不错,不过沿岸还有人往河里扔垃圾,希望有人能管管。”昨日,记者重访2012年启动治污的新西河发现,杨桥河南社区段营造的“小桥流水古榕树”的优美景观赢得了不少市民点赞,但随手扔垃圾等一些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全民参与护河任重道远。 点赞:内河又现游鱼 讲述人:程慧震97岁杨桥柳河公寓居民 解放前,新西河这一带都是良田,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池塘,河里养着鲢鱼、草鱼等淡水鱼。河水清澈,闽江水两次涨潮,涤荡着河床,把河道冲刷得干干净净。那时家里穷,但福州人不怕没有菜,下水一摸,晚上的菜就有着落了,如蚬子、田螺、鲫鱼、虾、泥鳅等。 后来,这一带住的人越来越多,这条河也成了排污河,淤泥越抬越高,河水基本干涸不动。一些洗车行也将脏水往河里排,水面上经常浮着一层油,鱼虾也死得差不多了。 几年前,河道改造完成。整治后,步道修好了,两旁栏杆围起来,一座座桥点缀在河面上,天天都有人在河边健身、跑步、垂钓。小桥流水古榕树,加上环境清幽,就跟世外桃源一样。 更可喜的是,内河经过清淤,水质有了大的改观,现在河里又出现了非洲鲫鱼等鱼类。 反映: 个别市民扔垃圾屡劝不听 讲述人:张夏香66岁杨桥河南社区居民 6年前,我搬到杨桥河南社区,那时新西河还没改造,就是一条臭水洼子。经常有居民在河边择菜,完毕随手一扔,就把剩菜叶抛到河里,河里经常漂着垃圾。 新西河改造完成后,环卫工天天撑着小船清理河面垃圾,河面卫生改善了很多,但一些市民随手扔垃圾的陋习仍未改变。 有一次,我看到有人站在河边吃橘子,随手就把橘皮往河里抛,我劝她说,橘皮用袋子装一下,扔到垃圾桶,也让环卫工休息一会,但对方根本不听。 内河的整治成果,需要每一个人的维护,希望早日跟往内河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说“再见”。 |
相关阅读:
- [ 05-24]新西河靠白马河一端晚上黑漆漆 散步还得打手电
- [ 03-12]沿岸生活垃圾被扔入内河 新西河环卫工叫苦不迭
- [ 09-19]洪山镇承担日常保洁责任 新西河木栈道变干净了
- [ 02-18]3.2公里新西河全线完工 部分节点仍被围墙截断
- [ 12-10]福州新西河福大至江滨路河段开始施工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