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园修缮工程已经完成60%。 福州晚报10月21日讯(首席记者 綦芬/文 记者 杨勇/摄)“原先破漏的百年老房子,现在修缮这么好,其他幢的居民也想修啊!”昨天,仓山区马厂街的几名住户高兴地向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领导致谢。 建园和鼎庐 艺术价值突出 马厂街东起石岩路,西至对湖路,北临师大附中,南与康山里新村相邻,总占地面积约35.7亩,长约450米,因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在此驻军养马而得名。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通商口岸,洋人在仓山修建西式建筑。1928年前后,马厂街及其支路康山里一带建起了具有西式建筑风格的花园式里弄住宅,卖给一些相对富裕的中小商人和新派人士。马厂街至今保留忠庐、硕园、可园、以园、梦园、爱庐、拓庐、建园、鼎庐、永安里、亦园、宜园等12处近现代庐园建筑,其中前7处列入仓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后5处为历史建筑。因独具特色的“庐园”文化,马厂街被评为2009年“福州市魅力小街巷”。 建园位于马厂街17号,是民国初期建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占地面积599平方米,院内有两层6米高的红砖建筑,建筑面积637.2平方米,现住9户人家。 鼎庐位于马厂街12号,是民国时期建的花园式住宅、别墅,占地面积406.5平方米,内有两幢东西并排布置的红砖建筑,共两层6米高,建筑面积693平方米,内住七八户人家。 “这两处建筑都是典型的近代红砖建筑,建园代表了福州近现代殖民地式建筑风格,鼎庐为英式(南洋式)建筑风格。这两处建筑与周边的硕园、宜园等西式建筑相邻,集中展现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街区风貌,艺术价值十分突出。”市名城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马厂街是烟台山风貌区的延伸段,小有名气,经常有人来参观。但这些民国建筑,像建园、鼎庐年久失修,屋顶和门窗破损,每次台风来都会漏雨,居住环境差;住户违章搭建,电线乱牵引,破坏历史建筑风貌。街道和区里向市名城管委会提出修缮保护的建议。”对湖街道和马厂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投130万元修缮 拟下月中旬完成 市名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今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全市范围内亟待抢救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在5月市名城管委会的摸底调查中,仓山区政府上报了马厂街建园、鼎庐两处历史建筑。这次修缮投入130万元,于国庆前开始施工。这是市名城委挂牌以来,我市首批专项资金抢救的历史建筑。此次修缮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唤起了他们的保护意识。 据了解,马厂街历史建筑的修复模式与三坊七巷不同。三坊七巷是将居民迁出,由政府投资修复。这次是在居民没有搬迁的情况下,进行碎修式修复。修缮内容包括:改造建园、鼎庐的旧电线、电缆;整治外立面和附属建筑;对危墙和破漏的瓦屋面、旧大门进行补修补漏;清理内部环境。除建园和鼎庐外,此次还将拆除、重建马厂街14号永安里的破旧围墙。 昨天,记者走进正在修缮的建园和鼎庐。建园修缮工程已经完成60%,破旧危墙的墙体已经拆除,用青砖重砌后进行了粉刷,墙帽重新铺瓦恢复原貌;院内杂乱的违章搭盖已拆除清理;附属建筑的瓦屋面全部翻修;两层西式建筑的红砖楼前搭起了脚手架,瓦屋面正在修缮;旧电线进行重新布设施工。鼎庐已完成20%的工程量,墙帽、旧大门已修复,凉亭也已拆除重建。整个修缮工程计划11月中旬完工。 |
相关阅读:
- [ 09-01]马厂街前半段改造后整洁干净 后半段仍坑洼积水
- [ 04-16]福州仓山马厂街改造引争议 新旧风格哪种更漂亮?
- [ 04-01]福州仓山马厂街景观改造有复古味 藏民国时期庭院
- [ 10-20]改造项目建议书获批 福州二环五四路口有望缓解拥堵
- [ 10-19]马尾“潮江楼”改造启动征迁 将改造成爱国基地
- [ 10-18]莆田钟潭溪桥改造封闭施工10个月 17条公交线路调整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