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连江可门港投资近4亿元 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

2016-10-12 10:25:31 钱嘉宜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福州日报10月12日讯(记者 钱嘉宜 通讯员邱仁松)“砰!砰!砰……”昨日上午,在连江县可门港经济开发区内,3台数十米高的打桩机、4辆大型吊车不停地敲出有力的音符,装载大型管道、建材的重型卡车在工地上来回穿梭……这正是“百日攻坚”项目——可门港经济区(一期)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现场。

在项目业主单位、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施一明眼中,似乎已经看到了全线贯通后的繁忙景象——生产出的绿色高效蒸汽热能通过管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经济园区的各个角落。

环保项目助力节能减排

随着可门港经济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企业一一入驻,已投产和在建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供热需求。然而,由于目前经济区(一期)没有集中供热,已投产企业不得不安装自备锅炉。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运营成本,也加重了环境污染,给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贯彻实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建及规划进驻企业要求进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呼声与日俱增。”可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如此一来,位于连江县可门港经济区内,长4.5公里、总投资39170万元的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项目应运而生。该工程通过对二期已建#3、#4二台600MW超临界纯凝机组进行供热改造,以实现对可门港经济开发区进行集中供热。

“普通火电厂燃烧煤炭后,只产生电。发电过程中,大量热能被循环水带走,白白排放到大气中,能源利用率仅为43%左右。现在,热电厂不仅可以提供电能,还能提供工业用蒸气和住宅暖气用热水,热效率在56%以上,每年节约发电标煤量12.6万吨。”施一明说,这样一个环保项目既帮助电厂实现了经济循环利用,又帮助开发区实现了“近零排放”,可谓“一石二鸟”。

谈及项目进展,施工人员介绍,现除大坪自然村段外,其余约3.2公里已全面进入管道安装阶段。全线贯通后,主要将先服务于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佳宇建材制品有限公司、福建恒捷实业有限公司、福建乐鑫新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该项目的最大受益方。谈起热网项目的好处,申远集团项目总监谷俊如数家珍:“热电联产减少了用热企业在土地征用、锅炉建设维护方面的投入,我们原本计划斥资3亿元~5亿元,购入3台220吨锅炉,每年燃烧标准煤约100万吨,现在这笔钱全省下了。”此外,由于申远集团为新型化工企业,使用蒸汽热能将比电能更加安全。

安全洁净留住绿水青山

作为连江乃至全市重要的工业园区,可门港的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让百姓在享受经济效益的同时享受青山绿水,是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伊始的坚定目标。

“热网项目切实做到了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实现了企业与资源、企业与环境和谐发展。”施一明说,根据初步统计,管道建成投用后,每年可减少可门港经济区二氧化硫排放约253吨、氮氧化物排放566吨、烟尘排放107吨。若按远期供汽容量估算,每年可减少可门港经济区二氧化硫排放600吨、氮氧化物排放1342吨、烟尘排放254吨。

之前,管网铺设在大坪自然村一带遇到了阻碍。“村民向我们表示,担心所架设管道的安全性问题。”坑园镇副书记郑自乐说。据了解,热网项目所经过的坑园镇是可门港经济区大项目落地“重镇”,共承担有3个市级攻坚项目、5个县级攻坚项目,以及71个镇村推进项目。在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增效的当下,镇村干部与华电技术人员和开发区工作人员进村20余次,耐心解答村民疑问。

工程管道材料采用20毫米优质无缝钢管,焊缝经过100%检测和1.5倍水压测试,设计承压压力26公斤,实际运行压力22.2公斤;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地上蒸汽管道与民房的安全距离为3米,该工程距最近村庄民房距离超过30米;工程管道外部保温材料采用玻璃棉外包铝箔反光层,保证外表温度在35℃左右,且管道基础高度为0.8米,并由钢架保护,因此管道外壳温度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工作人员一次次拿出详实的数据,举出先前修建的范例,渐渐获得了不少村民的理解。

“这条管修得不容易,干部们数次入村,就是为了给大家留住好环境,我们应该支持。”65岁的村民严老伯感慨地说。

随着大坪村段的开工建设,一张以热电联产项目为主线,进一步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蓝图,正在可门港经济区徐徐展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