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 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福州“两学一做”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反响热烈

代表合影。
福州日报9月1日讯(记者 柯竞)昨日,福州“两学一做”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市委礼堂举行。报告会上,6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两优一先”模范代表,通过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奋勇前进的真实经历。
来自全市各级各部门400多名党员干部代表聆听了报告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践行“两学一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报告会感人肺腑,催人奋进,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报告会期间,现场不断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看到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奔赴抢险救灾一线,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深刻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不容易的。”闽清县白中镇霞溪村党支部书记俞魁说,要认真传达学习报告会的精神,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共同投身实践。
仓山区委组织部党员陈挺亮说:“党员的先进性就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比一般人多做一点,做得更好一点,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成不平凡的贡献。我们要学习这些先进党员典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为群众多考虑一些问题、多办一些实事。”
聆听了报告会后,闽侯县实验中学教师党员周谟铝也深受感触。“我们要学习优秀党员不忘初心、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大局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印在心中,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把合格党员的要求体现到教师工作岗位的各个方面。”周谟铝说。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会结束了,大家依然意犹未尽。长乐市吴航街道党工委选调生党员赵宇佳说:“这些先进党员乐于奉献,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今后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急他们之所急,争取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两学一做”报告会举行。
福州“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摘登
用爱守护万家光明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党委
今年1号“尼伯特”台风造成闽清、永泰电力设施损毁严重,国电福州供电公司党委行动迅速,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詹仁俊带领党员抢修队连夜奔赴灾区。75支应急抢修队伍1535人坚守一线,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闽清塔庄镇主网率先全面复电。
配电抢修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黄颂,每次抢修任务都亲力亲为,为了方便工作,甚至把家“搬”到了单位,每年几乎都没能好好和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
全国劳模、输电带电一班班长冯振波,积极传帮带,先后培养出了4名省公司劳模、2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冯振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已获得了专利31项,各类创新成果48项。
牢记党的宗旨,勇担社会责任,“让灯亮起来”是我们的誓言。公司现有12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十几年如一日的贴心帮扶、用心护电,已成为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为了海岛乡亲的健康
福清市城头镇吉钓岛村医王锦萍
福清市城头镇吉钓岛四面环海、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800人。1986年,我从福清市卫生学校毕业后,成为吉钓岛的新村医。
1998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晃,我在岛上当村医已经30年了。我用我的所学回报乡亲,也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用合格党员的标准检验着自己。由于出诊及时、随叫随到,乡亲们把我称作“岛上的120”。
在我坐月子时,我曾不听家人劝阻,五次出门为人接生;我因意外摔断了肋骨,第二天当得知“老病号”陈月仙下不来床,我顾不上疼痛,一步步挪去她家,原本5分钟的路走了快半小时。我的父母在城里生活,平时由我的兄弟姐妹照顾,连老人生病,也只能匆匆探望一眼就回岛。我的爱人和儿子在外地工作,我也与他们聚少离多。
岛上就我一个医生。为了乡亲们的健康,我以党员的名义向他们承诺,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辈子留在岛上当村医。
用真心走进孩子心
福州屏东中学老师林文韬
任教30多年来,我始终认为“要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作业不需要太多”,别的班级奉行题海战术时,我喜欢因材施教。
30年来,我见过形形色色的孩子,但我始终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有一次,班上来了一个转过三次学的男生,一开始他对我很抵触,但我总是凑上去关注他,表扬他的闪光点,最终通过半年的努力慢慢改变了他。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我相信,只要老师们都能“厚着脸皮”,用爱心和诚意对待学生,总能浇开真心的花朵。
我从1985年起就担任班主任,后来做年段长,为配合学校发展需要,经常在高中和初中部之间轮换,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有同事问我,这样反复的倒腾,不累吗,值得么?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值不值得,我是党员,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我当了半辈子老师,但我不后悔,一定会继续在这三尺讲台,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让“视界”更精彩
福州明视眼镜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柯琳
1999年,我在大学时就入了党,2003年,我成了明视眼镜的一名员工,半年后我担任了这家私营企业的党支部书记,之后还当上了工会主席。私营企业党的工作怎么做,一直是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
公司里女员工占近八成,为了帮助她们提高专业技能,2005年起,我在公司内组建了“女职工课堂”、“周末学校”等。目前已培养出国家级女验光师3169名、女配镜师986名和1000多名各级管理人才。我任校长的“福州明视眼镜商学院”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在党旗的指引下,我创新展开了工会工作。我倡导成立的员工爱心“互助会”资金池,能够及时为员工提供帮助,通过工会这个纽带把党的温暖送到员工的心坎上,有效促进了企业和职工的双赢发展。
在采访中汲取“营养”
福州日报采访部记者张铁国
我曾当过兵,而当一名记者,是我心底的梦想。退伍后,我来到福州日报,圆了自己的记者梦。
2011年7月,我在连江采访时见到了瘫痪在床无钱治病的村民陈裕武。他年近七旬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家里的重担就落在11岁的儿子陈财东身上。听闻他们的事迹,我十分感动,采写的稿件被国内近百家媒体转载,陈财东也被评为“全国十大良心人物”。
在闽侯上街镇沙堤村,老人赵善庆为报答年少时的“一饭之恩”,为长眠于此的80多位烈士筹建了一座烈士陵园。我根据墓碑上的地址,多方寻访,经过1年多的努力,去年清明前夕,相继找到5位烈士的亲属。
今年1号台风“尼伯特”给我市带来严重灾害,我主动请缨去永泰采访,冒着泥石流的危险,徒步挺进重灾区,第一时间采访到了为转移群众而牺牲的好支书林新华的感人事迹。
虽然记者很辛苦,但党员的责任召唤着我,让我时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每天都充满激情地奔忙在采访的路上。
社区勤务兵 居民贴心人
鼓楼区南街街道杨桥河南社区书记、主任崔蕊芬
社区共有3500户居民,1万多人,社区党委下辖6个党支部,251名党员。2014年,河南新村成为无物业小区长效管理的试点社区,要发动居民共同参与,收取每月每户20元的物业服务费。为突破收费难关,社区工作人员连续1个月没有休息,通过召开居民会议、开展入户沟通收费,打动了大家,交费率达到80%,也推动了社区服务的市场化运作。
社区里有60岁以上的老人1500多人,每个传统节日,我都带领社区党员们身体力行表达敬老深情,向他们传递温暖。此外,社区还创立了书画社、乡音讲坛、歌友会、票友会、集邮协会、太极学会和睦邻驴友队等舒心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