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久和与儿孙三代艺人
福州晚报8月6日(记者 万小英 刘磊/文张旭阳/摄)其他雕刻师弃之不屑的粗石鄙石,在他手下变废为宝;相较传统印石为主的寿山石雕技艺,他创新并推广花鸟瓜果等题材,让众多不规则的原石也能绽放独特魅力,成为价逾黄金的艺术品……他就是2007年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是将寿山石雕从印石文化拓展到多元艺术的关键性人物。近日,记者来到福州华信花园,近距离触摸冯氏作品所展现的寿山石雕的多元魅力。
寿山石雕是“特种艺术”
冯久和1928年出生于福州,高龄的他现在依然耳聪目明、身板硬朗。冯久和13岁拜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黄恒颂为师,自此与寿山石雕再无片刻分离。说起师傅,冯老不禁眼眶湿润,“1949年以前,手艺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师傅有很好的技术,但是48岁就去世了,而且是在半饥半饿中去世的。”
如今四世同堂的他依然保持勤劳与刻苦的本色,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起床,先相看构思一会儿石头,然后到五一广场锻炼一个小时再回工作室工作,即使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也不例外。他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人在早晨的时候最有灵感。
冯老告诉记者,寿山石雕是“特种艺术”。它与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不同,是无法重复创作的,每一块石头的色泽、形状等都不同,寿山石的雕刻家要利用石头的颜色、形状等进行不同的创作。
冯久和擅长意境构思和俏色利用,懂得好作品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为雕刻好“群猪”,他天天跑到农家去看猪,被人误以为是猪贩子。他雕刻的荔枝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起先他也是照着从水果摊买来的荔枝雕刻,不够理想,后来他观察水果摊上的荔枝与从树上刚采摘下的荔枝,终于发现了秘密:前者上面的小刺是发软扁平的,后者的小刺则很尖,有扎手的感觉。
冯久和的作品《花果累累》
石无贵贱
重在想象力
“石无贵贱,唯为艺术所用者称上乘。”冯久和认真对待每一块寿山石,认为“寿山石几乎不存在石质的优劣好坏之分,高手可以把劣石变作良石创作出佳品,而一些人却把优石变作劣石雕成残品”。针对别人弃之不屑的所谓废石,冯久和因石施艺,因色取巧。
上世纪60年代,冯久和在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的废石堆里发现一块被人随意丢弃的黑白相间且有砂质的老岭石。每天从它身边走过,他都要停下来翻看几遍,总想找出它的可利用价值。经过长久的相石过程,终于有一天他把这块石头抱走了。除去部分砂质后,他把黑色的部分雕刻成了松树和水牛,少量的白色雕刻成站在牛背上的白鹭。就这样,一件具有浓郁江南田园生活气息的雕刻作品在他手里诞生了。
冯久和说:“有一点巧色的劣质寿山石想象空间最大,如果利用得当,效果比一般的好石还要好。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并不完全取决于石材的好坏,关键是作者是否具备了创作好作品的基本功和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只知道模仿古人和别人,这种风气不利于雕刻艺术的发展。”
冯家三代艺人耗费10年时间完成的圆雕、镂空雕巨作。
祖孙三代
都从事寿山石雕刻
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也使得冯久和为寿山石雕开拓了一个新境地。传统寿山石雕主要以小型印章、人物古兽为主,冯久和于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看到牙雕的大花篮时萌生了创作寿山石大花篮的想法。十年后,他创作出了大型寿山石雕花果篮《花果累累》,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型展览会上亮相后轰动京城,紧接着送到日本展出,惊动日本艺术界。《花果累累》后被国家收藏,并以《含香蕴玉》之名登上了邮票。
冯久和创作不断,作品中体量较大又影响最广的是“群猪”、“花果篮”、“梅雀”、“松鹤”、“鸟笼”等五类。他将寿山石雕由印石艺术发展创新为多元艺术。
让冯久和欣慰的是,儿子冯其瑞和孙子冯伟都继承了他的衣钵,并且成绩不菲。冯伟不仅是省工艺美术大师,还是寿山石雕界十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位。“祖孙三代都从事这门事业的,寿山石界只有我这一家人。”冯久和自豪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