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云的作品《海底世界》 鱼与熊掌兼得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林亨云却以擅刻“海底世界”和“寒冬一霸”两个题材而闻名于雕刻界,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的传奇。 林亨云告诉记者,创作“海底世界”缘于1981年到美国夏威夷学习考察。当时,他在参观美国海洋动物园时看见形形色色的浅海、深海鱼类,大受启发,用非常有限的零花钱买了一大堆关于海洋鱼种的资料。回到福州后,他每天认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节目。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林亨云用高山石创作的《海底世界》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林亨云雕刻的北极熊能把粗短而浓密的熊毛表现出来,每一个看过的人都忍不住要用手轻轻抚摸那生动鲜活的白色熊毛。原来,他除了观看各种关于熊的电视节目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往动物园跑,近距离观察熊的生活习性。 “我能尽力表现的也只是有限的事物,但在这有限的事物中,我想让人看到更多的东西。”林亨云说。 一门三杰“半壁”雕坛 福州寿山石雕界流传着这样一首诗:“一门出传奇,三师石界恃。徒众门罗立,榕城谁比之。”这里提到的“三师”就是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林飞以及中国玉石雕大师林东父子三人。林亨云带出了两个国家级雕刻大师儿子。 除了培养优秀的子女外,林亨云对整个行业的传承也有着突出贡献。寿山石雕界共有1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潘泗生、黄丽娟出自林飞门下,加上林亨云、林飞,这一脉就占据了寿山石雕国家级大师人数的近三分之一。敢闯敢拼的福清人占据寿山石行业经营的半壁江山,而带路“祖师爷”郑则金就出自林亨云,其余从事寿山石雕及相关行业的福清人也基本直接或间接师承林亨云。吃苦耐劳的罗源人如今在寿山石雕界影响很大,尤其是中青年雕刻骨干的数量和质量更是占据了寿山石雕界的几乎半壁江山,而最早的罗源石雕厂技术指导就是林飞,从事寿山石雕及相关行业的罗源人也基本直接或间接师承于林飞。 87岁的林亨云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回忆往事时往往难以确切记清,但一旦拿起雕刻工具,却立马精神焕发,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