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民生 > 正文

福州小区泳池“领证率”不到一成 隐患不容忽视

2016-07-08 08:02:11 李锦清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福州小区泳池“领证率”不到一成 隐患不容忽视

  泳池边设有提示牌,但部分泳客并不在意。

福州晚报7月8日讯(记者 李锦清文/摄)盛夏时节小区泳池开放,这令不少居民感到高兴,不过,小区泳池安全措施是否到位,这也是居民关心的问题。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

现场:

泳池危险行为无人理

6日,记者在鼓楼区天泉路天元美树馆小区发现,小区泳池虽然设有净脚池,但前去游泳的孩子及大人,多数并没有赤脚进入净脚池消毒,而是直接进入了泳池区域。下午4时,是该泳池向全体业主开放的时间,泳池边虽有两名救生员巡视,但仅有一名穿着写有“救生员”字样的工作服。说起职业资格证,穿着便服的救生员只是表示,他是暑假应聘兼职,入职前有进行相关救生技能的培训,是否持有救生员职业资格证,对方没有回应。在泳池的入口处,记者也未看到职业资格证的公示信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救生员并未在瞭望台上,而是通过池边巡视的方式观察泳池动静,尽管如此,部分孩子将戏水玩具带入水池中嬉闹,有些孩子在水中潜游,这些危险举动就出现在救生员眼皮底下,但并未进行劝阻。泳池区域虽设有救生器材摆放点,但现场十分杂乱,也未看到救生器材的踪影,一根救生杆摆放在数米远的泳池边。

合作经营方:

承诺整改泳池隐患

来自闽航体育的林教练及其团队,目前和天元美树馆小区物业合作经营小区泳池。对于记者走访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林教练介绍,进入泳池前的净脚消毒和记者目睹的泳池危险行为,泳池工作人员也曾进行劝阻,但之前一些业主及孩子并不理解甚至出现争吵的情况,今后将加强管理。

关于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林教练表示,在泳池开放时间,经营方按规定安排了3名工作人员,记者采访时看到的工作人员,其中2人有教练证及救生员证,另外一人已经参加了救生员考试,只是职业资格证尚未到手。

小区泳池的水质也是居民关心的问题。记者注意到,泳池入口处公示了水质的相关情况。对此,林教练介绍,天元美树馆小区的泳池面积在230平方米左右,1.2米左右的水深,整个泳池注满水需要1天的时间,如果整池换水也要花上六七个小时,为了做到每天都对外开放,采取的是部分换水的方式。林教练称,每隔两天泳池会更换三分之一的池水,每天早上对泳池进行清污,在运营过程中,还会实时检测水质并杀菌,保证每天的水质。

关于救生设施和急救药品,林教练介绍,天元美树馆小区泳池安排有救生杆、救生圈等设备以及急救药品箱,将做到规范摆放,方便应急救援。

鼓楼区文体局:

三原因导致“领证率”低

据了解,如今开放经营的小区泳池,必须在醒目位置公示高危项目经营许可证,但记者现场并未看到这一证件,对此,林教练称,他目前正在准备申领高危项目经营许可证。

那么,目前开放经营的小区泳池,有几家办理了高危项目经营许可证?记者昨日联系了鼓楼区文体局,负责审批许可证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数据,鼓楼区的居民小区内有20多个开放经营的小区泳池,但已经办理了该许可证的只有两家,领证率不到一成。

记者了解到,流动的小区承包经营者,有限的开放时间和对承包经营方业务人员的要求,这三大原因使得小区泳池“领证率”不高。

工作人员介绍,许可证和承包经营的具体泳池挂钩。打个比方,张三在承包经营小区A泳池时,申办了许可证,如果第二年张三前往小区B承包经营泳池,那么此前的许可证将不再适用。另外,从承包经营者备齐材料申领许可证到最终获批,需要20天的时间,而部分经营者准备材料耗费的时间长,很多小区泳池开放时间仅为七月和八月,有些“拖拉”的经营者申领的许可证获批时,其在小区泳池的承包经营时间也已经结束。

同时,申领许可证对人员的要求也是承包经营者顾忌的一个原因。以230平方米左右的小区泳池为例,申领许可证时,承包经营者需要配备4名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救生员,而承包者如果聘请具备资格的救生员,聘请费用和运营成本也将增加。

据了解,我省2014年7月颁布施行《福建省公共游泳场所管理办法》,要求小区开放经营的泳池依法办理高危项目经营许可证。鼓楼区文体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工作人员仍在推动辖区开放经营的小区泳池办理许可证规范经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