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八旬医生从医56载 人退心不退书写医者大爱
2016-06-10 08:01:22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郑文美 人物名片 郑文美,男,连江县东岱镇人,1936年1月出生,1960年10月参加工作,1987年8月入党,退休前曾担任连江县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专注于肝病及感染性疾病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退休后,常年在社区一线义诊。在他的感召下,连江县退休医生形成一个义诊团体,长年驻点义诊,为百姓寻医问药,提供帮助。 郑文美/口述 福州日报记者 钱嘉宜/整理 1987年初,组织上传来好消息,要吸收一批知识分子入党。此时距我开始从医,已经整整27年。 还是从我小时候说起吧。我出生在连江县东岱镇,那个年代,又是在那样的小乡镇,医生这个职业是很吃香的,很受乡村群众尊敬。所以很小的时候,我便萌生了当医生的愿望。1956年,我如愿考入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距离从医又近了一步。 在校期间,老师们一边不辞辛劳地为我们传道授业,另一边又不计酬劳地给患者治病疗疾,他们的言行影响着我对“医者”二字的理解。我还知道,不少老师除了是医生外,还有另一个身份——党员。他们都说,入党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而是要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坚定了我从医和入党的信念。 毕业后,我进入连江县医院担任内科医师。工作第3年的夏天,急性传染病在连江大爆发,流脑、乙脑、麻疹、白喉等病患急剧增加,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我临危受命,牵头筹备成立传染病科。当时,全科共有15间病房、60几张病床,是全院最大的科室,但即使如此,病患还是挤满了走廊。 担任传染病科负责人的那几年,我把家扎在医院,白天参加会诊,晚上轮岗值班。病人家属、亲人、同事常常心疼我工作不分昼夜。但我深深明白,治病救人和维护健康是我的终生使命,有机会奋战在医疗一线正合我意。 随着传染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我转而潜心研究肝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经过近10年的学习研究和临床试验,1985年,我自拟中药方剂“泄黄汤”,将退黄时长缩短到2~3周,该方剂沿用至今。当时,我撰写的论文《泄黄汤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效果观察》,还获得亚太(国际)医学经验交流会优秀论文。 虽然我从医27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还有个心愿未了——得到党组织的认可、成为党组织的一员。所以,1987年,当得知组织准备发展一批党员时,我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很快,组织上就把我列为入党考察对象,加以培养。当组织批准我入党的时候,满怀激动的我拿出纸笔,庄严郑重地写下了入党誓言——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服从组织、服务人民。 1999年,在医疗岗位上服务了大半辈子,我退休了。不少病人惋惜且担忧地问我,郑医生,你走了,我们找谁看病?我和他们说,如果需要,还可以找我呀。我认为,人退了,心不能退,党员的身份更不会退。自那时起,我便发挥余热,主动请缨,成立“医疗咨询服务中心”,定人、定时、定点为群众免费开展义诊和医疗咨询服务、送医送药。虽然有时很辛苦,但我想到能为群众答疑解惑、带去健康,便乐在其中。 今年,我已经80岁了,别人常常问我,你还能干多久?我的回答是:活到老,医到老。只要我还是党员一天,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会背着药箱,去完成党赋予我的使命。 |
相关阅读:
- [ 06-09]厦门2016医改安排公布 家庭医生年底覆盖率达15%
- [ 06-08]普及家庭签约医生要先实现“三下乡”
- [ 06-08]家庭医生签约离不开双向规范
- [ 06-08]家庭医生并非价格高昂的代名词
- [ 06-08]安迪PK赵医生 跨界歌王刘涛遭淘汰王凯夺冠
- [ 06-07]媒体关注:家庭医生有望成为健康“守门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